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1—1

时间:2009-10-18 17:27:50  来源:人民版
 

前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课Ⅲ)》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达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严格与教科书相一致。教学上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以明确专题教学的学时数,同时提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专题中的每一“学习内容”,大约用1学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和课文内容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包括:主要学习内容及其历史地位;教学内容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具体教学进程;教学的重点难点等。

    3.问题解答。就课文中“想一想”“问题置疑”“材料阅读与思考”等内容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提示。

    4.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多元的,每节课只能对学生学习的某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建议是供教师参考用的案例。

    5.历史问题注释。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拓宽教学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

本书由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织编写。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马世力、吕厚轩、吕艳、刘汝明、夷萍、陈红、陈芬芳、陈芬芳、陈宇、李星驰、李美、李东海、张雪萍、周巩固、周莉莉、周百鸣、周建新、徐贵亮

    由于时间紧迫,本书中如有错漏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加以改进。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充实了人类思想的宝库,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本专题着重讲述了从先秦时期直到中国面临近代化的历史阶段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大体脉络。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经历了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到儒家思想逐渐充实完备,走向成熟,自汉代起开始占据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舞台的历史演变。但在社会演变过程中,由于内力与外力的不断影响与冲击,儒家思想也经历了自身的历史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浓厚的时代特色。

儒学对中国文化影响十分深刻。具备儒学史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我们在介绍儒学的发展进程时,也应当注意到儒学对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若干文化内涵的吸收。随着历史步伐向近代化的迈进,儒学的文化地位和历史价值受到质疑。在古代思想文化的教学内容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儒学在现代的历史命运这样的问题。

本专题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精华的概要讲述,学生在学完本专题后,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主要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结合各个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

教学活动建议:

●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阅读《论语》、《老子》、《庄子》中的精彩片段。

●分小组收集资料,讨论宋明理学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通过讨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

●阅读宋明理学家们的相关著作。

●分组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或班会上讨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学完本专题后,可以组织学生撰写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变迁的历程的小论文,在活动课上阅读交流。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专题教学的重点,首先在于使学生了解儒学从兴起到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历程。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自然有必要说明。学习内容“一、百家争鸣”和“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分别介绍了一前一后两个思想文化活跃的时期,但是前后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儒学由兴到衰的发展变化过程,指导学生理出一条主要线索,然后分阶段归纳史实、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纵横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多纬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过程。

本专题教学的难点,在于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资料十分丰富,思想流变的线索比较复杂,而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研读古文和查阅有关工具书的能力,要指导学生不仅满足于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还应当尽可能多方涉猎,既要读一些古代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又要读一些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系统性评价的著作。

 

 

一  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的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当时社会大变革相适应,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我国思想史上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先秦思想家们从探讨治国治民的理论,到研究国家的产生与形成,探索宇宙人类的起源,对世界、社会和人生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有儒、道、墨、农、兵、名、阴阳、法等学派,教材主要讲述了儒、道、墨、法四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孔子和早期儒学】

这个题目讲述的是早期儒学的形成及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儒学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其创始人和奠基人为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孔子。孔子一生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主张以礼治国,维护国君在诸侯国中的绝对权威,他的学说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可见孔子学说是以人为本的学说,儒学被涂染上神学色彩,是后来的事。

孔子毕生从事文化事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孔子讲授的课程主要是六艺,教育内容以《诗》、《书》、《礼》、《乐》为主。另外,孔子对教学规律有深刻的见解,总结出因材施教、启发式、学思并重等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几千年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教育学的重要财富。

战国时代,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继承孔子“性相近”的人性学说,提出“性善论”;发挥孔子“德政”思想,提出“仁政”的学说,主张统治者要善待百姓;提出五论说。荀子提出“解弊”的理论,取百家之精华,纳入早期儒学体系;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深入讨论“礼”的思想;主张“性恶论”。

关于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是否矛盾,教材做出了解释并指出二者在最终目标上的一致性。

教学建议:在讲述完本框题后,可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老庄之学】

教材首先简要说明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特征: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其代表人物为老子与庄子。

老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的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内容:他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反”具有对立转化和返本复初两个含义,认为相反的事物间都不可避免的无条件地相互转化;他还指出“弱者道之用”,阐述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思想的产生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庄子学术思想的渊源是老子的自然主义。他把“道”作为世界的最高原理,强调事物自生自化;他提出“齐物论”,就是齐一万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它们的存在是不真实的。庄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书中,该书擅长用寓言阐发道理,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富于奇特的想象。

教材对老庄之学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美学产生的影响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教学建议: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法家思想】

教材首先指出了法家的呼吁改革的思想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新的根本性的变化。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法家思想家们都是政治实践家,他们在各国积极推行变法改革,其变革的主要特点为:奖励耕战和严刑峻法。当时在各国进行变法的有李愧,吴起,申不害和商鞅,李愧是战国时期法家的创始人,他在魏国进行了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最为有名。教材对李愧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内容作了讲述,教师可以结合变法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其作用和局限性。在变法的政治实践中,战国法家逐步形成了重“法”、重“术”、重“势”的不同学派。

战国末期的韩非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韩非思想的历史贡献包括: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体现了进步的历史观;主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提出用“参验”的方法检验一个人的言行,判断知识的真伪。

教材最后对法家学派的理论与实践所起的作用及其发展、消失的历程做了简要的叙述。

 

【墨家的主张】

墨家学派的基本特征: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墨家学派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其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其组成人员多为生活艰难的小生产者。

墨子的思想主要有: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系、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贯穿讲求实用的精神;他认为认识以客观的感觉实践为来源。提出判别知识的“三表法”;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术语。

墨家学派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对古文化作出了贡献。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初步基础。

墨子死后,后期墨家的主要思想活动是专门探讨逻辑学问题,形成“墨辩”学派。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消失。

教学建议:讲述完教材内容后可以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本课重点和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是本课重点。难点为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参考答案: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诸侯国迅速发展,出现了争霸的局面。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转变成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为了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诸侯争用客卿,采取礼贤下士的态度。政治上的宽松,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学移民间,大批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站在各自的利益上发表论说,传播著述,以求他们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于是我国思想史上出现了一个最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议一议】

法家怎样论述改革的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思想的文化意义?

参考答案:“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通过变法改革适应社会发展。这种改革的思想包含有合理的因素,体现了进步的历史观。

【自我测评】

“六经”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诗》、《书》、《礼》、《乐》、《易》、《春秋》。

 

【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商君书.更法》中的这段话,思考以下问题:

1.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对于推行改革有怎样的意义?

参考答案:他认为如能强国利民,可以不法古,“不循其礼”。反驳了“法古天下,循礼无邪”的守旧观点,大胆破除传统的禁锢,从而促使秦孝公确定变法图强的决心。

2.商鞅既然批评效法古人,为什么在论辩中仍然要以古人事迹作为驳斥对方的依据呢?

参考答案:商鞅在论辩中所列举的古人的事迹,都是古人不因循先人的典型事迹,可以反证他“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理论。他要效法的是这些古人的做事原则而非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商鞅在论辩中仍然要以古人事迹作为驳斥对方的依据,也说明我们民族尊古的传统有十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即使改革家也难以彻底摆脱这种影响。而论辩中用古人事迹说明问题,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也是一种有利的策略。

 

 

【知识链接】

稷下学宫

通过稷下学宫的文化作用,可以说明百家争鸣的气氛对于思想和文化的进步有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法,历史调查法等。

【评价过程】

设计过程评价表格来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评价的项目可以预先设计在表格里,也可以随时择取。表格可以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也可以挂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进步。

对学生在历史调查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能力进行记录,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相结合,对学生做出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另外,如果条件许可,教师可以运用录音机、摄象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记录,增加评价的信度。

【评价总结】

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变化,力争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