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历史学生用书必修三专题八“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艺术”-2

时间:2009-10-18 17:27:51  来源:人民版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其他网站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题小结

专题检测题

 

Ⅰ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上半叶,世界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哪国(  )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

(2)19世纪上半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拜伦B、普希金C、雪莱D、雨果

(3)19世纪上半叶,世界浪漫主义音乐的中心是(  )

    A、德国;奥地利B、法国;德国C、美国;英国D、法国;美国

(4)19世纪上半叶把浪漫主义美术推向顶峰人物是(  )

    A、籍里柯B、德拉克洛瓦C、米开朗基罗D、达芬奇

(5)下列属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是(  )

    A、雨果B、普希金C、巴尔扎克D、莎士比亚

(6)19世纪中叶,俄国民族乐派音乐中成就最大的是(  )

    A、格林卡B、柴可夫斯基C、达戈尔梅日斯基D、安东、德沃夏克

(7)19世纪中叶,欧洲第一个打出现实主义旗号的画家是(  )

    A、居斯塔夫、库尔贝B、莫奈C、凡、高D、罗丹

(8)下列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家中,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

    A、川端康成B、罗曼、罗兰C、泰戈尔D、马克吐温

(9)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肖洛霍夫B、马尔克斯C、约瑟夫、海勒D、雨果

 

Ⅱ 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这样,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材料二:“正是通过喷气式飞机、计算机、地球卫星以及许多其他发明,比以往更迅捷和安全地跨越空间和时间,传输着人员、商品和观念。”

——罗西瑙

    问答:

    (1)以上两则历史材料分别反映的历史上生产力发展的哪一历史事件?

    (2)在这两个历史事件期间,世界文学创作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3)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文学文学现象的出现?

    (三)问答题

    (1)19世纪上半叶,世界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各国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19世纪中叶,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怎样兴起的?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

 

一、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提示:

   (1)A提示:B、英国C、法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A德国首先开始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代表人物有霍夫曼、海涅。

   (2)D提示:A霍夫曼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B、拜伦C、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3)D提示:A《巴黎圣母院》B、《悲惨世界》都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雨果的代表作品;C、《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的作品。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

    (1)浪漫主义。

    (2)德国;霍夫曼。

(3)英国、法国;代表人物:英国的雪莱、拜伦、济慈;法国的雨果。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提示:

(1)C提示:A舒伯特B、舒曼都是奥地利的音乐家;D、歌德是德国诗人。

    (2)A提示:京剧是在B、徽调的进京C、汉调的进京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四大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C提示:法国画家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宣言;之后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了顶峰,其代表作是《自由引导人民》。

(二)问答题

答案提示:德过和奥地利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中心。德国的代表人物是贝多芬,代表作是:《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等;奥地利的代表人物是舒伯特,代表作品是《春之信念》、《野玫瑰》、《魔王》等;舒曼,代表作品是《幻想曲》等。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略)

2、实践活动(略)

 

 

 

二、      碰撞与冲突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提示:

(1)A提示:当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司汤达和巴尔扎克。

    (2)D提示:A 、司汤达B、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C、果戈里是俄过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D、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3)D提示:B、《高老头》C、《葛朗台》都包含在A 、《人间喜剧》里,都是巴尔扎克的作品;D、《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

    (1)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莫奈、塞尚、凡·高;代表作品:莫奈《日出·印象》、凡·高《向日葵》、《星月夜》。

(2)印象派绘画的产生受了当时科学发展的影响。这些画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该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因此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于是,他们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企图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的效果。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提示:

(1)C提示:A 、格林卡B、达尔戈煤日斯基是俄国民族乐派音乐的奠基人;D、舒伯特是奥地利的音乐家。

    (2)A提示:B、凡·高C、塞尚D、莫奈都属于印象派画家。

    (3)D提示:D、《双城记》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

    (二)问答题

答案提示:19世纪中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代表人物是司汤达和巴尔扎克,代表作品分别是《红与黑》、《人间喜剧》;英国的代表人物:勃朗特姐妹、狄更斯《双城记》、《雾都孤儿》;俄国的代表人物是托斯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美国的代表人物是马克·土温。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略)

2、实践活动(略)

 

 

 

三、      打破隔离的坚冰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提示:

    (1)A提示:A 、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2)D提示:D、约翰克里斯多夫》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

    (3)D提示:B、鲁迅C、巴金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A 、川端康成获奖时间是1968年;泰戈尔生活的年代是1861-1941年,他获奖的时间应该在1941年之前。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

    (1)印度人: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标志着东方文学作品已经被世界所接受。

    (2)属于现实主义;这一时期的欧美作家有:法国的罗曼·罗兰;美国的马克·土温、欧·亨利、杰克·伦敦、德莱塞、海明威。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以及相继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一贯乡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文学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提示:                

    (1)D提示:D、《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

    (2)A提示:B、米开朗基罗C、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D、德彪西是19世纪末法国的作曲家。

    (3)D提示:A 、勋伯格是奥地利作曲家;B、罗丹是雕塑家;C、凡·高是印象派画家。

    (二)问答题

    答案提示: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其代表作有:散文诗《海燕》、《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中国的鲁迅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略)

2、实践活动(略)

 

 

 

四、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提示:

    (1)D提示:A 、解冻文学B、新小说派C、跨掉的一代,都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而D、新诗是一种文学创作的体裁。

    (2)D提示:A 、《日戈瓦医生》是前苏联鲍里斯·斯捷尔纳克的“解冻文学”作品;B、《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的约瑟夫·海勒的作品;C、《海燕》是前苏联高尔基的作品。

    (3)A提示:B、《静静的顿河》是前苏联的肖洛霍夫的“解冻文学”作品;C、《日出·印象》D、《星月夜》是凡·高的印象派绘画作品。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表现:①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②美术方面:盛行行动绘画;③音乐方面:出现了摇滚乐;④新的艺术方式电视和电影出现并流行。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提示:

    (1)D提示:D、杰克逊·波洛克是行动绘画的代表人物;A 、毕加索立体派绘画的代表人物;B、凡·高C、莫奈是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

    (2)B提示:A 、卢迷埃尔兄弟在法国放了人类第一部电影; C、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发明了电子电视摄像管;D、埃维斯·普莱斯利是最早的摇滚乐的明星和偶像。

    (3)A提示:B、《海燕》C、《童年》D、《在人间》都是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的作品。

    (二)问答题

    答案提示:特征: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影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在经历了激烈的碰撞后,开始在融合中寻求新的发展,在继承各自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世界文化积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略)

2、实践活动

(1)(略)

(2)(略)

(3)(略)

 

 

 

专题检测题

 

Ⅰ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提示:

    (1)D 提示:浪漫主义文学发轫于德国;英国和法国两国的成就最高。

    (2)D 提示:拜伦、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诗人;D、雨果的文学创作时间长达60年,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3)A  提示:德国的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有贝多芬的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奥地利的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有舒伯特等世界级的音乐大师。

    (4)B 提示:法国的籍里柯以《梅杜萨之筏》吹响了浪漫主义美术的宣言;C、米开朗基罗D、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B、德拉克洛瓦1830年的《自由引导人民》是最优秀的作品,将浪漫主义美术推向顶峰,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5)C 提示:A雨果B、普希金是浪漫主义文学家;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6)B 提示:A格林卡C、达戈尔梅日斯基是俄国民族乐派音乐的奠基人;D、安东、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音乐的代表人物;B、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有《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

    (7)A 提示:法国的居斯塔夫、库尔贝1848年参加了“六月起义”,代表作有《石工》、《奥尔南的婚礼》等;B、莫奈C、凡、高都是印象派画家;D、罗丹是法国的雕塑家。

    (8)D 提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里斯多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C、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

    (9)B 提示:A、肖洛霍夫是“解冻文学”的代表;C、约瑟夫、海勒是“黑色幽默”的代表;D、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Ⅱ 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

    (1)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产生了现实主义文学;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东西方文化取得了共同的发展,这一时期随之而来的垄断资本主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为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兴起在全球范围展开。以原子能等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中不断获得发展。西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

 

(三)问答题

答案提示:

    (1)背景: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伦军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②工业革命迅速向各国各地扩展;③世界的剧烈变革,使人们要强烈抒发个人情感。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德国,霍夫曼、亨利希、海涅;英国,拜伦的《唐璜》、济慈;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俄国,普希金。

    (2)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制度迅速活动了建立和巩固;②各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③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向外扩张;④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⑤亚、非、拉国家积极进行反帝、反殖的斗争;⑥浪漫主义的设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第三部分  课外拓展阅读

 

【史学前沿】和【史家争鸣】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

在19世纪的法国,欧仁·德拉克洛瓦和泰奥多尔·籍里柯以他们气势宏伟的创作,冲破了法国画坛古典主义的桎梏,使浪漫主义达到了顶峰。浪漫主义绘画的任务就是要把感情从真正或是假设出来的“理性法则”中摆脱出来,它力求洞察一切秘密,承认了幻想的权利而不放弃幻想。它以动态对抗静止;以不尽对抗极端的工整;以强烈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以光线效果对抗物体;以变化无穷对抗僵化的完美。浪漫主义完全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给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觉审美方式。

 

批判现实主义

  在西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的。法国的蒲鲁东(1809-1865)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曾经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开始形成并获得初步的发展,从三十到四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高尔基称它为"十九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司汤达以小说《红与黑》为这种文艺思潮奠定了基础,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成了批判现实主义力所能及的最高成就。此外,福楼拜、梅里美、左拉,莫泊桑、都德、小仲马以及罗曼·罗兰等人,都带着闪耀着批判现实主义锋芒的小说涌上文坛,形成了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波澜壮阔的艺术洪流。整个时代作家辈出,巨著丛生,文坛盛况,蔚为壮观。

在英国,狄更斯和萨克雷也代表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罪恶与腐败,作了揭露和批判。狄更斯的小说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和《双城记》等,萨克雷的代表作是《名利场》。此外,夏洛蒂·勃朗特和盖斯凯尔夫人等人,也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加入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马克思称他们是属"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法国现实主义绘画

19世纪中叶,当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渐渐式微之际,现实主义运动在法国应运而生,并大放异彩,进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现实主义绘画取材于现实生活,关切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生活,这是民主主义思想在绘画上反映。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居斯塔夫·库尔贝、奥诺雷·杜米埃。他们以自己杰出的艺术敏感和社会良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阴暗面和不合理性。其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对世界其它国家进步艺术家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法国古典主义绘画

    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在是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受笛卡尔的哲学影响,法国古典主义把理性放在首位,认为美是秩序、和谐、比例与规范化。乔治·德·拉图尔是古典主义绘画的先驱,他的作品大多是宗教画和风俗画。勒南三兄弟的作品大多以农民为题材,他们对法国古典主义的最终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普桑是古典主义绘画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含蓄冷淡,追求准则与规范,人物形象坚实如雕塑,推崇静思冥想。克兰德·洛兰是古典主义绘画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中人物从属于风景,但又参与宏伟和古典幻景中。他笔下的风景是理想化的田园风光,和普桑的作品一样,一切都是静止、平衡、和谐的。

    乔治·德·拉图尔(1593-1652)是法国洛林地区的著名画家。他擅长表现夜间在蜡烛光线下的事物,这种画被称为“夜间画”,画面明暗对比强烈,有一种神秘感。《油灯前的抹大拉的玛利亚》,他是借圣经题材来表现夜光效果。

    在法国古典主义绘画早期与拉图尔同行的是勒南三兄弟,即安托万·勒南(1588-1648)路易·勒南(约1593-1648年)和马蒂厄·勒南(约1607-1677)。其中路易·勒南的绘画成就最为突出。《有农民的风景》给我们一种清新静谧和纯朴感。

    克兰德·洛兰(1600-1682)的风景画中人物只是点缀,他的风景是浪漫诗意式的,充满了抒情味。洛兰的《帕里斯的评判》不同于别的画家的同类作品,他主要展示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

 

 

 

【相关知识链接】

浪漫主义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一词来源于中世纪用各国由拉丁文演变的方言(roman) 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 ,即中古欧洲盛行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抒情诗。后来浪漫主义运动开始奉这些富于幻想、传奇色彩的文学题材和风格形式为典范。

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开始打破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反对盲目摹仿希腊、罗马,于是产生了卢梭的《新爱洛绮丝》那样信任感情自由、个性解放的作品。18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感伤主义诗歌和小说,为农村破产唱挽歌,诅咒城市腐化的习俗,歌颂大自然的幽美风景。德国也掀起了狂飙突进运动,继承和发展了法国启蒙运动的战斗传统,响应卢梭“回到自然”的口号,和英国感伤主义结合起来,产生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之类富于浪漫主义激情的作品。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浪漫主义就形成了一次遍及欧洲的有纲领、有理论基础的文学运动。

 

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的”作为形容词,来源于“罗曼斯”。浪漫主义音乐,则大体成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奥地利的舒伯特,德国的韦柏。其后又相继出现了德国的门德尔松、舒曼,意大利的罗西尼,法国的柏辽兹,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以及瓦格纳、布拉姆斯、弗兰克、柴可夫斯基等。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总的来讲,是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和革命的几次失败紧密相联的它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音乐风格。其具体牲有以下几个方面:民族性、民主性;人民性;抒情性;幻想性;新精神。

 

民族乐派音乐

    在十九世纪中叶,东欧、北欧和俄罗斯的许多音乐家虽然深受西欧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影响,但他们实际上更重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因而此间产生了一大批表现本民族的国民性格、愿望和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正是他们,建立和发展了这一相对独立的音乐派别——民族乐派。这一乐派并不属于某一时间范围,而是由于这一乐派具有共同的美学准则,而在音乐史上划归为一个整体。

狭义上的民族乐派仅包括四位代表人物,即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和挪威音乐家格里格以及芬兰音乐家西贝柳斯。广义的民族乐派范围稍大一些,除了上述四位音乐家之外,还包括俄罗斯音乐家格林卡和俄罗斯“强力五人集团”(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穆索尔斯基、鲍罗丁和居伊)。有的音乐理论家甚至认为俄罗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波兰音乐家肖邦和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等人应兼属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

 

印象主义音乐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追求和声化学的新发现”,大量采用全音阶、教会调式及平行和弦、不解决的七九和弦、叠置和弦,造成调性的迷离扑朔,旋律也趋向片断零散,在配器上力图精致纤细,调节着音乐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的光色之中表现物体的气氛和情调。

1892年,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最初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地位。这部根据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诗歌写成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渲染出朦胧的气氛,描写一个牧神在炎热的太阳下昏昏欲睡时产生的种种幻觉。在他的歌剧《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以及许多钢琴曲(如《意象集》、《前奏曲》)和管弦乐曲(如《夜曲》、《大海》)中都实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解冻文学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文学界提出了“写真实”、“积极干预生活”等口号。文坛局面既活跃,又相当混乱。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触及了不少尖锐的社会问题,反响很大,引出一批文学作品,西方称之为“解冻文学”。

  在“解冻文学”作品中,有的是真实反映现实和历史、展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命运的好作品;有的是片面反映甚至丑化现实和历史而引起争论或批评的作品,如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等。《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开头是个“幢憬革命”的“高尚青年”,但十月革命后他哀叹“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遭到了破坏和毁灭”。他备尝艰辛,最后倒毙街头。这本书在苏联国内未能发表,1957年在意大利出版,资本主义国家竞相印行。它被西方利用来攻击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作者还被授予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苏联对此反应强烈,作家协会将帕斯捷尔纳克开除,只是在他作了检讨并拒绝前去领奖之后才恢复了他的会籍。

 

 

 

【历史资料】

德国浪漫主义

    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较早,较突出。由于德国经济落后,封建势力顽强,资产阶级软弱,哲学家和诗人只能在精神世界中探索个性解放的途径,却丧失了狂飙突进文学中那种战斗的、反封建的精神。他们对法国革命后果的失望和对社会现实的厌恶表现为缅怀过去,歌颂封建的、教会的中古时代。因此,德国浪漫运动的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色彩比较浓厚。

    以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为代表的早期浪漫派(或称“耶拿派”),依据费希特、谢林的唯心主义哲学,提出了要求个性解放、强调创作自由、反对传统束缚的浪漫主义美学理论,主张打破各门艺术界限。由于拿破仑占领期间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以阿尔尼姆、布伦坦诺等为代表的中期浪漫派把注意力转向德国民间文学。他们深入民间收集民歌和童话,整理出版,给德国诗歌注入了新的血液,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

沙米索、霍夫曼等后期浪漫派作家的创作加强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揭露,显示出与浪漫主义风格相结合的现实主义因素。此后德国浪漫运动日渐衰落,海涅在《论浪漫派》(1836)等著作中宣告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的结束。

 

    英国的浪漫主义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于18世纪末,更多注重社会问题。

    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的主要代表是“湖畔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由于英国早就发生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弊病较早显露出来。“湖畔派”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否定技术进步,妄图用中世纪宗法制生活方式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致力于描写远离现实斗争的题材,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诅咒城市文明,缅怀封建的中古。

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1798),集中体现了湖畔派的美学纲领,鲜明地提出了与古典主义规范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他们主张诗歌不仅要写伟大的历史事件,也要写下层人们的日常生活,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注重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用民间日常生活的语言来代替“诗的词藻”,强调发挥诗人的想象力。他们的这些主张和勇于创新的创作实践,对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和诗歌的改革起了很大作用。

在19世纪初期欧洲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影响和推动下,继湖畔派诗人而起的第二代英国浪漫派诗人如拜伦、雪莱、济慈都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教会势力,表现出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民主倾向。“拜伦式的英雄”一度风靡欧洲文坛,对各国浪漫派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的京剧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形成于北京,流布于全国。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主要腔调为西皮、二黄。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随后传到北京,渐及全国各地。1928年至1949年,北京曾改称北平,京剧也改名平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京剧。

京剧前身是清初的徽班。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四大徽班"各擅胜场"。三庆以"轴子"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善唱昆曲),和春以"把子"取胜(善演武戏),春台以"孩子"取胜(以童伶为号召)。

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擅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当时曲艺唱词有"亚赛当年米应先"之句)。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从光绪五年(1879)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国画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亦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拓展阅读】

    德国诗人海涅

    海涅于1797年12月13日出生于杜塞尔多夫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19年秋海涅在波恩大学学习法律,听奥·威·施莱格尔的德国语言史课,并经常与他往来,因而受到浪漫派的影响。后来海涅又加入格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听过黑格尔的哲学课,并参加柏林的文学沙龙。1825年他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同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822年他的第一部著作《诗集》在柏林出版,次年又出版了《悲剧——抒情插曲》。1827年他把早期的抒情诗汇集在一起,题名《歌集》在汉堡出版,引起轰动,从此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这一时期,他又创作了一系列散文游记,如《哈尔茨山游记》、《观念——勒·格朗集》、《从慕尼黑到热那亚旅行》和《卢卡浴场》等,这些作品分别以《旅行记》第1、2、3卷出版,也引起巨大反响。海涅这个时期的抒情诗和游记,大都抒写他的个人经历、感受和憧憬,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并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许多抒情诗被谱成乐曲,广为流传。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海涅深受鼓舞,决定前往巴黎。1831年5月他到达巴黎,在这里结识了大仲马、贝朗瑞、乔治·桑、巴尔扎克、雨果等作家和李斯特、肖邦等音乐家,并与空想主义者交往。这时,他在奥格斯堡的《总汇日报》上陆续发表《法兰西现状》(1833);他为法国报刊撰写介绍德国的文章,后来扩充为《论德宗教和哲学的历史》(1835)和《论浪漫派》(1836)两本专著。  

    1843年底,海涅和马克思结识,这使他的诗歌创作达到新的高峰。这个时期,他发表了《新诗集》(1844),其中包括一部分以《时代的诗》命名的政治诗和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这些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两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成为1848年革命前夕时代的最强音。

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

 

    英国诗人雪莱

    泼西·毕希·雪莱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1792年8月4日出生于英国塞克斯郡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雪莱6岁开始学习拉丁文。12岁进入贵族中学。1810年,雪莱开始进入文学领域,和一个朋友合写了长诗《流浪的犹太人》,同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一年后,因刊印出版小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性》触犯教会,被学校开除,并被父亲赶出家门。

    1815年,雪莱的父亲去世。雪莱得了家庭的经济津贴以后,便逐渐进入了创作的盛年。

1816年,雪莱结识了拜伦,来往亲密,友谊日深。1818年雪莱被英国法院以无神论者为借口,剥夺了他对子女的监护权,被迫离开祖国去意大利,在那里,他和拜论一同住在地中海海滨。

    雪莱一生写了很多诗,他给诗的定义是:“生命的形象表达在永恒的真理中的是诗。”他充分肯定了诗的战斗力量和社会作用。他说:“诗人的力量,不为他人做左右,而能左右他人。”通过创作实践,他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文学主张。

    1819年,雪莱写了著名的《西风颂》,可以说是这类诗歌登峰造极之作。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雪莱另一类抒情诗具有辉煌的想象和优美的情致。如《云》、《致云雀》、《改月亮》等,善于在描写自然景象中寄托自已的思想感情。雪莱的诗歌表达了当时欧洲最先进构思想.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序言中,雪莱阐述了他希望通过创作来改变世界。

1822年7月8日,雪莱从利弗尔诺乘船返回勒瑞奇,途中突然遭遇风暴,船被吹翻,夺去了诗人仅30岁的年轻生命。雪莱被安葬在罗马的塞斯乌斯的金字塔旁的新教徒公墓,墓地上立了一块标志诗人埋葬处的石碑,碑上刻着诗人的姓名:泼西·毕希·雪莱,他的姓名底下还刻有这样两个拉丁词:众心之心。这简洁的铭文是他的妻子玛丽对他的品格所作的鉴定,也是对雪莱一生最其实、最深刻的赞语。

 

   俄国诗人普希金

普希金 (1799~1837) 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

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巴尔扎克在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也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放下第一块基石,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1850年他不得不在穷困潦倒中离开世界。

 

司汤达

司汤达是法国著名小说家,他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1800年起,跟随拿破仑军队转战欧洲。波旁王朝复辟,他侨居意大利。后被逐回巴黎。1831年,他任驻奇维塔韦亚城的法国领事,直到逝世。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红与黑》。小说的主人公于连·索累尔是个崇拜拿破仑、抱有资产阶级理想和野心的青年,但由于出身低微,理想受阻。在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和市长夫人关系暧昧,被迫离去。又给保王党的重要人物木尔侯爵当秘书,并成为他女儿的情人。正当他要飞黄腾达时,教会唆使市长夫人写信告发他,使他的理想毁于一旦。他盛怒之下开枪打伤市长夫人,自己也被判死刑。小说描写出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生活,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赞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建立的资产阶级秩序,否定封建王朝,批判封建等级制度对平民青年自由发展的压制,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杰作。

此外,司汤达还著有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文艺论著《拉辛和莎士比亚》等作品。他在法国和欧洲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勃朗特姐妹】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安妮·勃朗特之姐。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也曾随姐姐去比利时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如愿。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1846年,她们三姐妹曾自费出过一本诗集。《呼啸山庄》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847年12月。她们三姐妹的三部小说——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小妹妹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是同一年问世的。除《呼啸山庄》外,艾米莉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父亲是个穷牧师。她曾和其他几个姐妹一起被送进一家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读书。夏洛蒂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也曾与妹妹艾米莉一起于1842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夏洛蒂还出版过诗集,她的其他小说有:《雪莉》(1849)、《维莱特》(1853)和《教师》(1857)。

安妮·勃朗特的作品有《艾格妮斯·格雷》等。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另外,还有短篇小说《琉森》(1857)、《三死》、《家庭幸福》、《哥萨克》(1852—1862)等。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01)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凡·高

凡·高(1853-1890)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

1880年以后,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按自己的认识表现世界。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纺织工》等。1886年凡·高随他担任古匹尔画店高级职员的弟弟来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而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 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法作画,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河流、农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 “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后来因为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 《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十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凡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去也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但是,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一共只卖出过1幅画。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优点。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欧·亨利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

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当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为避免审讯,离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后因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狱,并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他在银行工作时,曾有过写作的经历,担任监狱医务室的药剂师后开始认真写作。1901年提前获释后,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海明威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生于芝加哥郊区的奥克帕克村。受家庭影响,酷爱打猎、钓鱼和拳击运动,对音乐、绘画也颇感兴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当他见习记者,受到严格的语言训练。其后参加战后救护队,在意大利前线身负重伤,经过13次手术,从身上取出200多块弹片。战后以驻欧记者身份长驻巴黎,结识了美国作家斯坦因和宠德等,开始发表作品。小说《在我们的时代里》(1924)是成名作,重要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1926)和《永远了,武器》被看作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30年代,与“迷惘的一代”分道扬镳,海明威参交了左翼文艺运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参加过马德里保卫战。这期间发表的长篇小说《有的和没有的》(1937)、剧本《第五纵队》(1950)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等,后者标志着他创作上的一个新的至高点,二次大战时,海明威曾用再见的游艇协助正规军作战,在海上搜寻纳粹潜艇,收到当局嘉奖。其后又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

50年代,海明威又回到捕鱼、打猎等冒险生涯中去,应乘坐的汽车、飞机连连失事,在医院竟读到了关于她遇难身亡的讣告。这期间主要创作了《过何如林》(1950)和振撼欧美文坛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等。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晚年由于多种疾病缠身,身心备受折磨,1961年7月2日,他用猎枪为自己戏剧性的一生画了句号。

海明威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在创作上,他最钟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这也是他一生生命的主旋律。特别是“死亡”和“男子汉气概”,贯穿在他的全部创作中,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再加上简洁有力,充满生气与活力的语言,使他的创作在欧美文坛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在美国引起“一场文学革命”。

 

    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 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 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其重要诗作有诗集《飞鸟集》(1916)等,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等;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生于大阪市一个医生的家庭。幼年时,父母、姐姐和祖母相继亡故,14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也溘然长逝,给他终生留下了精神创伤。此后的漂泊生活和多次失恋,使他养成了感伤和孤独的性格。
  川端康成少年时期就立志画家和文学家。1920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翌年转入国文系,在《新思潮》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招魂节一景》,受到菊地池宽的常识和文坛的注目。1924年大学毕业,同横光利一等青年作家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发起新感觉派运动,出版小小说选集《感情的装饰》。1926年发表成我作《伊豆的舞女》,从而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
  川端康成是一位高产作家,一生共写了130多部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代表性作品除了《伊豆的舞女》外,还有《禽兽》(1935)、《花的圆舞曲》(1936)、《名人》(1938)、《重逢》(1946)、《雪国》(1935-1948)、《千只鹤》(1949)、《舞姬》(1951)、《古都》(1962)等。而《雪国》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抒情文学的顶峰"。 
  川端康成曾长期担任日本笔会会长,并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1961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1968年,川端康成"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的物质"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2年4月12日,73岁高龄的川端康成口含煤气管自杀身亡。

 

    杰克逊·波洛克

杰克逊·波洛克(1912-1956) "行动画家"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他的名字几乎成了"行动绘画"的象征。

他生于美国怀俄明州的科迪。受其长兄影响,他开始对艺术发生兴趣。1928年入洛杉矾艺术学校,受教于插图画家史温科夫斯基。他的第一批参展作品显示了他开始模仿毕加索、米罗以及马宋等人的绘画,运用象征和发挥超现实主义的幻想,发展成为抽象主义。

1945年由纽约迁往长岛,开始了他的行动绘画的创作。1947年,他创造了"满画面法",画中没有一个中心母题,而是一个有扩张力的平面,后由此发展成非具象的"滴色画法"。

波洛克绘画风格和技法所受的影响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从1939年起,他就分析研究和创作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分析画"。这些为他成为一位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波洛克的作画摒弃寻常的工具和方式,他一般将画布钉在地上,自己围绕着画布蹦蹦跳跳,用蘸满油漆的棍棒在画布上滴洒,任其自然成纹,他还在颜料中掺杂沙子、碎玻璃等物,使其稠厚。在类似巫术的作画过程中,他强调表现内在的无法自控的意识和行动,秉承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潜意识的观念和自动主义手法,同时还受到美国西部印地安人的"沙画''的影响。

波洛克的作品以"狂暴"闻名于世,他的艺术反映那一时期美国知识分子的苦闷和焦虑的心理状态。

他一生创作的作品几乎都有记录在案,总数大概为1096件。《早晨的明星》(1947)就是他鼎盛时期的作品之一。《五英寻深度》是同时期的一幅作品,"英寻"是英美计量水深的单位,1英寻等于1.829米。这幅命名奇特的作品,除了意指海水的深度以外,还意味着滴色的层次,一语双关。画中充满了专人眼花缭乱的线条和色彩,还有被颜料覆盖着的钉子、纽扣、钥匙、香烟、火柴等,特殊的质感更增添了画面的混沌和神秘,整个画面形成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视觉效果。

波洛克的一位仰慕者说:"看一幅波洛克的画就是历一次险。"

在后期,波洛克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经常怀疑自己的画法是否有前途。1955年,他完成了最后一幅画,名为《气味》。在他逝世后,其作品价格随之上涨,在近年的拍卖中,他的《探索》一画以484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可见人们对他艺术的崇拜之深。

1956年在纽约附近的南汉姆普顿死于车祸,年仅44岁。波洛克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不愧为抽象表现主义大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