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岳麓版选修二1-3单元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最新热门    
 
人民版选修《探索历史奥秘》专题五下载

时间:2009-10-18 17:29:13  来源:人民版
 

人民版选修《探索历史奥秘》专题五下载

专题五  三星堆的发现与古蜀文明

一、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祭祀坑
奇异的青铜造像群
通天神树

二、古蜀文明的新认识
金杖的象征
三星堆发现与蜀王世系的推测
金沙遗址

说明:最初文字稿,仅供参考,请您以出版本为准。    


 

专题五 三星堆的发现与古蜀文明

导语

商周时期人们熟练掌握了青铜的冶炼铸造技术,中国青铜文化至此发展到鼎盛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安阳殷墟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一方面证实了商代青铜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考古学家们形成了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安阳中心观:凡是早于安阳的遗址都被看成是达到安阳高峰前的准备,远离安阳的遗址被视为安阳文明向外传播的被动接受者。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长江流域各地,陆续出土了许多风格独特的商代青铜器,对安阳中心观提出了挑战。长江流域的大量青铜器证明那里也存在着若干古代文明区域,这些文明不仅达到很高的程度,而且其形态也与中原地区的古代文明有很大的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蜀文明。 四川成都平原广汉三星堆遗址的惊人发现证实了青铜时代古蜀文明的辉煌。但是,由于相关的文献记载极其匮乏,长期以来人们都无法弄清这些文明的真实面貌,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被罩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值得庆幸的是,考古学的进步和若干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使笼罩着这些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离,人们有望逐渐接近其真相。   

新的考古发现,往往可以补充和修正以往的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认识。要了解古代文明进程的真实面貌,应当关注最新的考古收获。   

在观察古代文明的地理分布时,人们会注意到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就青铜器的特征而言,各地的发现,往往有共同的风格,也有独自的个性。在观察它们的个性特征时,应当思考各自的文化渊源。在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时,应当注意古代文化的传播路径。   

 
注意不同文化存在的个性特征,也就是比较研究的方法,是我们应当逐步掌握的。考古学的新发现,总是能够为修正史学的成见提供条件。但是,这种可能绝不仅仅限于在“量”的方面使我们增益新知。如果重视比较研究,其实又是可以借助这样的发现打开探索古代文明奥秘之窗的。

一、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祭祀坑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境内,经过数十年调查和发掘,已初步确认这是一处由数十个遗址组成的大型遗址群。由于当地有三个土堆排列如同天上的星座,故得名三星堆。 1931年,当地农民挖沟车水灌田时,挖出一坑玉石器,不久流散于世。当时华西大学的中外学者闻讯后前往调查,并于1934年在当地做了试掘。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多次在该遗址做调查和试掘。1980年到1981年,在三星堆做了规模较大的发掘,除出土大量陶器、石器外,发现有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等。发掘者在研究了遗址的文化特点后,把这种文化命名为“三星堆文化”,并指出三星堆遗址的年代大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至商代。

1986年,在三星堆发掘了两座大型的器物坑。坑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石器、陶器、象牙、骨器、海贝以及少数金器。这些器物多有经过焚烧的迹象,发掘者推测这是古代举行燎祭的遗迹。燎是用柴焚烧祭品,主要是对天的祭祀方式,这两座器物坑因此被命名为“祭祀坑”。此后,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又做了大量深入的调查和试掘,探明了遗址的分布范围以及城墙遗迹,确认三星堆古城是商代早期蜀国的都城。

三星堆遗址发现的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群、房屋建筑以及古城墙和祭祀残迹,都具有浓郁的古蜀地域特色,表明殷商时期川西平原存在着可与中原文明媲美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证实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特点。同时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青铜礼器和玉石器在形制、纹饰方面又明显地反映出中原商文化的影响,表明两者之间的交往是畅通的。  

奇异的青铜造像群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最神奇的是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众多青铜造像。这些青铜造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 二号坑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通高2.6米。人像头戴华美的冠冕,上有太阳图案,身着龙纹左衽长襟衣,佩戴方格纹带饰,粗眉大眼,双手夸张地抱握成环状,脚戴足镯,赤足站立在双层方座之上。人像双手所执何物,费人猜思。有人认为其手中所执是祭祀天地的玉琮,有人认为是某种法器,还有人认为可能是象牙,也有人认为系空手挥舞。一般认为此像是国王兼大巫师或者群巫之长一类人物,是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的象征。这尊重达180公斤的青铜铸像,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型青铜造像。 青铜人头像高鼻阔嘴,方面硕耳,显得神态威武,粗犷豪放,部分青铜人头像还戴有黄金面罩。 青铜人面像为半圆雕面具类造型。最引人注目的是二号坑出土的三件纵目人面像,其体型庞大,眼球夸张地突出眼眶,双耳长大似兽耳,大嘴阔自耳根,嘴角上翘呈微笑状,给人以既神秘又亲切之感。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另一件鼻梁上方镶竖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欲腾飞的夔龙状,显得非常奇异。

学者们倾向于认为三星堆青铜造像群是用于祭祀活动中的供奉对象和道具。它们既是崇拜的神灵偶像,又是体现某种观念习俗或者特殊身份的象征。它们与众多鸟、虎、龙、蛇及各种飞禽走兽的青铜造像,共同组成盛大的祭祀场面,充分体现了祭祀活动在古代蜀人的国事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天神树 

二号坑出土一棵形体巨大的青铜神树,经过考古学家的修复,其总高度达3.84米,由底座、树身和龙三部分组成。底座外形呈穹隆形,上面绘制着山状图案和几组对称的日形纹、云气纹。树干颀长,树枝从上至下分为三层,每一层有三条树枝,朝不同的方向弯曲和悬垂,上面挂满了“果实”,每一枝上站立一只神鸟,出土时树尖残断。据推测,原来的树尖上也应该有一立鸟。树侧有一条沿着树干逶迤向下的龙。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神话传说中的三棵著名神树,这就是东方的扶桑、中央的建木和西方的若木。根据《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记录的传说,扶桑是生长在东方的一棵高大的太阳神树。远古时期,天上的太阳共有十个,都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扶桑下面的汤谷就是羲和浴日的场所。羲和所生的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升起,每当一个太阳由东向西运行的时候,其余九个太阳就栖息在扶桑的树枝上。若木是生长在遥远的西方的一棵太阳神树,为日入之处,是太阳下山的地方;建木则是一棵生长在天下之中的极其茂盛的通天神树,它拔地而起,直上九霄,长满了层层叠叠的果实和树叶。 有学者认为,三星堆青铜神树是一棵具有复合特征的通天神树,它不仅是神话传说中扶桑与若木的象征,而且也是天地之中建木的生动写照,充分体现了古蜀的神树崇拜和太阳崇拜观念。 

简述20世纪三星堆考古工作的主要历程。

噫吁!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李白:《蜀道难》 “蜀道难”的交通条件与古蜀文明的特色有什么关系? 建木 《淮南子•地形》:“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二古蜀文明的新认识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根据文献记载,确切可知的古蜀国的历史开始于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末)。在武丁时期的甲骨卜辞中曾多次提到“蜀”。

有记载表明,那时的蜀人已经拥有强大的力量和辽阔的地域,成为商王朝西南方一个强大的附属方国,对商王朝时而臣服,时而反叛。商朝末年,蜀人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但古蜀国的历史并非始于商代,大量的传说将古蜀文明的起源追溯到了杳渺的远古时代。 根据古史传说,蜀人的发祥地在岷江流域上游。第一任蜀王是蚕丛,其后王蜀者先后有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氏。 由于缺乏相关的文献记载,长期以来人们无法弄清古蜀国历史与文明的真实面貌。这些蜀王究竟是传说中的人物,还是确有其人?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是人名还是族称?他们各自统治的朝代延续了多久?各代蜀王之间如何进行政权更替?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以及周边区域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几千年来,众多的疑问和猜测更是为古蜀历史罩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感叹。

 
三星堆遗址惊人的考古发现,终于揭开了古蜀国神秘面纱的一角,为文献记载中的古蜀历史提供了重要印证,直观地展现了数千年前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大量出土文物表明,传说中的古蜀王朝并非是子虚乌有,成都平原在商周时期乃至更早的时代确实存在着繁荣昌盛的古文化乃至古国。  

金杖的象征

三星堆出土了几种珍贵的黄金制品,其中最富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是一号祭祀坑出土的金杖。这件金杖长143厘米,直径2.3厘米,系用纯金箔包卷而成,重463克,出土时已压扁变形。经整理后金箔展开的宽度是7.2厘米,金箔表面雕刻有长达46厘米的精美纹饰图案。从杖内残存的炭化木质推测,金杖是把金箔包卷在木柄外制成的木芯金箔杖,上端安装铜制龙首形饰。金杖上平雕的人面、鸟、鱼等图案十分精细,可分为三组。上面两组内容相同,都是两支羽箭各穿过鸟颈射入鱼的头部,箭为长杆,箭尾有羽,鸟和鱼皆两背相对,共四鸟四鱼四支羽箭,显示了对称的艺术表现手法。下面一组图案有两行对称的双勾平行线作为间隔,雕刻了前后对称的两个人物头像,圆脸和五官呈现出开怀欢笑状,头戴锯齿纹或花瓣状王冠,耳垂有三角形耳饰。对于整个图案的内涵,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鱼凫氏的遗存,有人认为描述的是鱼凫族败亡的故事,还有人认为鱼、鸟即鳖灵与杜宇的象征等。关于金杖的性质,也有各种推测,有人认为是权杖,是由最高统治者执掌的王权和神权的象征,还有人认为是巫祝之类使用的法器,是祭杖或魔杖,但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金杖就是权杖。综合而言,金杖上的图案内涵,既有族属意识的象征含义,也有对当时蜀人社会生活以及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的反映,其画面内容显然与当时古蜀王国盛行的太阳神话和渔猎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星堆发现与蜀王世系的推测 

尽管三星堆遗址已经被确认为古蜀人的遗存,但三星堆古城究竟是古蜀哪个时代的都城?祭祀坑究竟是哪位古蜀王的遗存?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的简略和模糊,目前依然是个谜。学者们对此亦提出了不同的推测与看法。 根据扬雄《蜀王本纪》关于“鱼凫王田于湔山”的记载,可知古蜀鱼凫时代已进入农耕,到杜宇教民务农的时代,蜀地农业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已相当繁荣发达,成都平原这时已经出现了城市文明的曙光。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三星堆遗址发现的早商时期蜀都城墙,很可能是鱼凫王统一蜀国后所筑。三星堆遗址和两个祭祀坑中的器物也透露出与鱼凫氏有关的历史文化信息。

 
首先,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鸟头勺柄可能与鱼凫氏有关。其次,一号祭祀坑出土的金杖图案表现两组成对的鸟,驮负被箭射中的鱼飞翔而来,既有对鸟的崇拜,又有捕鱼的含义。一号坑出土的璋有呈鸟形或鱼形的形制,二号坑出土了许多巨大的铜鸟及其他各种鸟的形象,二者遥相呼应,与鱼凫氏的含义颇相吻合。 结合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来看,三星堆古城很可能营建于鱼凫时代,并成为杜宇时代的重要城邑,后来由于政权变更和都邑的迁徙而被开明时代所废弃。种种迹象表明,在古蜀历史上的鱼凫时代,成都平原已经形成了早期文明。这一文明以三星堆古城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农耕繁荣的杜宇时代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这个时期蜀地灿烂的青铜文化,无论就其铸造技艺还是风格特点而言,都可以与中原地区和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区域的青铜文化相媲美。但是随着治水和迁都等历史事件的发生,三星堆古城被废弃,这一灿烂的古蜀文明在当地似乎突然湮没了。不过它并没有中断,而是转移到成都平原,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考古发掘表明,三星堆遗址与年代稍晚的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等所反映出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属于同一文化体系。

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的关系是什么?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是2001年发现的又一个大型古蜀文化遗址。它与三星堆遗址的关系密切,其性质与三星堆遗址的性质十分相似,出土器物在造型风格和纹饰特征方面也与三星堆的器物基本一致。根据目前出土的器物种类来看,绝大部分属于祭祀类的礼器,而且遗址内尚无建筑遗迹出土,因此有学者推断它可能是古蜀王国的一处国家祭祀中心。另一种意见认为,出土器物中不乏玉石器的半成品和原材料,因此不排除它是“宫廷作坊”的可能性。金沙遗址的年代略晚于三星堆遗址。种种迹象表明,三星堆文明因某种特殊的原因从广汉突然消亡后,迁徙到了以金沙为中心的宽阔地带,并在此延续和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