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初中中国古代史开卷开放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七年级中国历史期末创新
中国历史:七年级期末复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最新热门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4:28  来源:周智荣
 

人民版高一必修一专题二第二节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主题教学:口号的创作

瑞安市第三中学  周智荣 325204

http://blog.cersp.com/userlog/678/archives/2007/485949.shtml

[设计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真正的亲近历史。让学生成为历史真正的主角,感受并感悟历史。通过对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中口号的设计,利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成学习目标。紧扣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的落实,不拘泥于过去的教法,不拘泥于教材也不补充另外过多的材料,不拘泥于泛泛的评价,强调教学的有效性。以材料学习法为主要的学习方法,特别关注学生的史论结合的能力的培养。把主题教学:口号的设计作为本节课的特色。

[教材分析]

▲1.专题分析

如果说历史必修一是以政治文明的发展为主线的政治史,那么专题二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因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前提。所以本专题在整个必修一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专题的线索:第1节“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第2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选取了“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是列强未能灭亡中国的主要原因。第3节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暴行;以及中国从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过程,烘托出抗日战争的伟大和全民族抗战的必要性。

▲2.本课时分析。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目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

◆会考标准要求:三元里抗英(a, b),黄海海战(a,a),反割台斗争(b, c)

3.本课教材地位:本节课的内容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激起中国军民的抗战。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又导致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本节课的主题是抗战,为了民族尊严的抗战。为了民族生存的抗战。

[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对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有初步的了解。由于初中历史的开卷考试所带来的弊端,高一学生历史知识几乎等于空白。加上新教材是专题体系,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想要清晰展现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2、,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需要在历史的学习中进行思考,体味思考的乐趣,更喜欢挑战。对于口号的创作这样的新鲜事物有特别的兴趣,而且真正创作可能还是首次,所以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3、学生对于口号有一定的感性的了解和基础,因为他们的周围到处有口号。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积累了一些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历史的基本要素,形成对基本的历史事迹的了解,同时培养一定的表述能力。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在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设计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的口号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阅读、处理材料的技能,创作口号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a)整合教材资源,通过材料学习法,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解决问题的方法。

(b)通过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c)学会如何创作口号的方法,巩固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初步掌握实践学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

[重点难点]

▲知识方面:关于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的概述。

▲能力方面: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掌握口号创作的基本方法。论从史出。

[教学流程]

小组合作

 

交流成果

 

阐述理由

 

多元评价

 

布置任务

 

阐述口号

 

创设情境

 

适时补充

 

出示材料

 

体验精神

 

联系现实

 

运用方法

 

板书小结

 

课后延伸

 

学以致用

 

告知要求

 

义和团运动

反割台斗争

 

黄海海战

 

三元里抗英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预习,了解本节课大概的内容,对照《学科指导意见》划出重点和难点。上网查寻历史上的著名口号。

2、老师的准备----预设口号,适时作补充之用;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3、教学用具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材料数则:张维屏诗作《三元里》、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德军统帅瓦德西的话、义和团斗争的场面、丘逢甲的诗作《春愁》、义和团战士图。

[教学过程]

课前时间的利用:打出教学指导意见要求,会考标准要求的幻灯片。

创设情境,阐述口号:作为青年学生,说起五四运动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在这次运动中,青年学生振臂高呼,喊出了一些著名的口号,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也由于这些口号的巨大威力后来五四运动取得了重要成果。同学们回想一下,他们喊出怎样的口号。生:“还我青岛”、“惩治卖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师:大家看一看这些口号反映出它有那些特征呢?生:回答。师:口号就是通过言简意赅的语句,概括性地阐述某个意思,朗朗上口的利与记忆的。词典上说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是“用简短的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标语”。其实我们四周也到处充斥着口号,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就会发现也有许多口号。如“静竞净进”、“高考只剩  天,加油”、“奋斗拼搏”、等等。五四运动的口号基本是青年学生自己创作的。一个伟大的口号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啊。你不想试一试吗?

今天我们进入时间隧道,回到近代史,把自己当做当时中国的一个青年学生,以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斗争)为例创作一些口号,展示你的智慧,也为这些运动鼓励加油,同时表示对不顾个人安危、为民族独立而抗争的先人们的尊敬。

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学习

1、分组。以平时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4人,前后排为一小组,一大组可以分3小组。

2、布置任务:全班有四大组,每一大组负责一个斗争事迹口号创作(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斗争),以小组为合作学习单位各拟一个或者两个口号,并要阐述口号的涵义、设计的理由。

3、每一小组要记录合作学习的过程,完成表格

小组成员

 

小组长

 

记录员

 

发言代表

 

过程记录

                        学习成果

4、学习时间在12分钟左右。

5、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的思维。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适当的指导这里的指导主要给学生指导口号创作的主要要领:要注意身份;要注意突出目的;要注意时代特征;要注意简洁;要注意朗朗上口的;多参照五四运动。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落实历史的基本要素,老师起指导作用。合作学习的培养和落实。

交流成果,阐述理由

每一小组推选一位学生为代表,说明该组学习结果,并且阐述理由。从学生口号的阐述中学习抗击斗争的背景、经过、结果。

多元评价,适时补充

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鼓动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与补充,创设开放式的多样式的学习环境,形成探究的氛围。若学生的回答还没有要求,教师再作适当补充和评价。

(1)    在“三元里斗争”中预设“保卫家乡,杀死红毛”,“ 洋鬼子滚蛋 ”

材料出示:同时注意课本的第二段的 《申谕英夷告示》,猪狗等。 

张维屏的《三元里》节选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民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2)在“黄海战争”中预设口:“让倭寇滚蛋”,“我们誓死不当亡国奴” ,“打倒倭寇,重振中华” ,“我们是亚洲第一,我们必胜”。

(3)在“反割台斗争”中预设口号:“惩治卖国贼”,“反清复明”,“还我台湾”,“废除《马关条约》”材料出示;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丘逢甲的诗作《春愁》

(4)在“义和团反帝斗争”中预设口号:“扶清扫洋”,“反清复明”。

材料出示:义和团斗争的场面、

老师: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这正是近代中国没有灭亡的主要原因,这些先烈们在面临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做到了“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学习了以上典型事迹以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呢?你觉得那一个还需要加深呢?会考的重点是什么呢----反割台斗争。

下面我们再重点来看一看反割台斗争。

出示材料,体验精神

材料一,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这是近代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1896年)

问题 1,诗中的宰相指的是谁?

2,割地指的是割什么地方给那个国家?

3,诗人在台湾领导了一场什么斗争?斗争的著名领导人还有那些?

【设计理念】:了解反割台斗争的基本历史元素,锻炼同学们的材料阅读与处理能力。突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的会考要求-------反割台斗争(b,c

材料二,彰化保卫战是抗日军与日军进行的最激烈的一场鏖战。8月28日,刘永福之黑旗军五营同新苗军、新楚军配合,同来犯日军决一死战,吴彭年、吴汤兴等壮烈殉国。9、10月间,刘永福又令副将杨泗洪联络云岭义军首领简成功、简精华父子以及黄容邦、林义成等,联合返攻台中,取得夜袭大蒲林和收复云林的胜利。此役杨泗洪、肖三发等牺牲。在保卫台南的曾文溪战斗中,云林义军、徐骧从卑南新募的先锋军同黑旗军总兵柏正材配合,于10月17日奋力抵抗日军。徐骧、柏正材和云林义军首领林义军成相继壮烈牺牲。广大抗日将士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奋勇杀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国难当头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凝聚力。

问题;这个材料体现了当时的台湾人民在国难当头时反映出怎样的精神?(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设计理念】:通过材料给以学生更多的对于反割台斗争的感性的认识。注意论从史出的培养。从而来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材料三,

材料四:瓦德西在给德皇的奏议中,根据他在中国的经验提出:“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丧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之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之事,实为下策。”

 

问题:从材料三、四中反映出义和团运动怎样的可贵品质与历史意义。

(品质:不畏强暴,英勇斗争。历史意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设计理念】:达到认识上的升华。强调史论结合的落实。

联系现实运用方法:  师: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为今天服务。下周将要举行学校运动会,到时候你会用怎么样的口号来为我们班的运动员呐喊助威。

【设计理念】:希望通过这个问题的活动来把这节课的主题得到现实的回归。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这个问题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很能激发大家的欲望。

板书小结告知要求:师:最后请一个同学来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落实概述的要求。建立起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结构。让学生自己来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知识结构同时评价这个同学回答来加深对于本节课整体知识的掌握。再次打出课前的幻灯片,让同学们自我反思本节课的收获。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目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

●会考标准要求:三元里抗英(a, b)黄海海战(a, a)反割台斗争(b, c)

■   课后延伸布置作业(三个选做一个

1、创作一个口号给自己在高中三年的激励。同时要说明用这个口号的理由。

2、制作近代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大事年表。

3、通过不同的渠道进一步了解义和团运动做一份海报。

【设计理念】:体现作业内容的多样性,学生的选择性。

[知识结构]

 

 

[问题研讨]

1.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的同时对教材的特别处理能否体现本节课的重点把握不准。能否真正落实课标的要求还需要练习的检验。

2.口号设计是个虚拟的情境作为主题教学能否符合新课程的特点是个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到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积累。小组合作学习有时侯会流于形式,学生也比较难真正的参与进去。如何有效的落实是个问题。

4.新课本按照专题的体例来编写,学生的通史知识太差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担。平时如何做到兼顾是个问题。

[学习资源];(一)教学参考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昨日重现” 

“中国教师网 ”  “历史课程网”,     “人民版教材编者访谈录” “嘉兴市历史学科基地 ”            

(二)参考文献:1、-著作类:马执斌主编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从书》历史必修一,高等教育出版社。

2、-著作类:朱汉国谈如何把握新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文章类:朱汉林---《例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2006年第9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8页。

4、文章类:冯一下---《要恰当的选择人物史教学的重点》2006年第10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24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