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一《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缅怀领袖孙中山,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

时间:2009-10-18 17:04:51  来源:王双双
 

人民版高一《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缅怀领袖孙中山,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双双

 

本文在金华大市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一、           设计思想:

1、课堂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情展示自我,积极体验感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感悟。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疑问和思考空间,以促使学生继续进行课后的探究拓展。

 

 

2、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本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很多,难度大,按传统模式讲授缺乏新意。基于学生对孙中山的兴趣,故本课巧妙的以孙中山个人成长经历为线索,来透视19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辛亥革命爆发前的中国社会正是孙中山幼年、童年的成长环境,革命团体的建立、武昌起义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清帝退位、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及袁世凯继位、《临时约法》的颁布,这一系列事件与孙中山早年、中年的经历都息息相关,且本课按教学进程安排分成三个篇章教学,通过此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培养学生从情境中感知历史的能力,从而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追求革命理想不懈奋斗,学生内心容易产生共鸣,易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水平。在落实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态度取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能力要求的领悟。

 

二、           教材分析:

    按《教学指导意见》要求,本课用一课时教学,要求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时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君主专制整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中国的进步开启了大门。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本课内容在本专题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结束了一个旧的封建时代,而且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鼓舞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不懈奋斗。

 

三、学情分析:

关于辛亥革命,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并未涉及,因而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影视媒体的宣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但并不一定科学,对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孙中山较为感兴趣,但对其个经历和的个人功绩不是很了解,这一切有待通过系统有效的学习加深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辛亥革命背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的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

②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

2.方法与过程:

本课教学以孙中山个人成长经历为线索,贯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并涵盖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辛亥革命的爆发、发展、失败可与孙中山的成长结合,学生在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既认识了伟大领袖孙中山,又培养了从情境中感知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让学生体会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因而要倍加珍惜。而且,这种敢于牺牲自我、勇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②学习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会法为国根,民为邦本。

③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努力、不断拼搏。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领导地位的表现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孙中山性格坚强,思想却软弱,刚上高中的学生很难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也很难理解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对辛亥革命的局限理解有难度。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着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合理的结论。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七、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印发一份预习提纲,学生根据课前提示熟悉教材,学会如何预习和整理教材内容。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课前设计好课件,准备好教学用具。

八、教学过程:

导入语:[情境创设]:今天是什么日子?(10月10日)今日恰是台湾的双十节,在武汉,举行了隆重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的庆典活动。

[教师阐述]:本节课是为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也是为缅怀奔向民主走向共和的伟大领袖孙中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现实,联想历史,想起辛亥革命,想到孙中山,从而顺利引入正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意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篇

(投影一)童年经历

孙中山,1866年生于广东一个贫苦农家。幼年时很聪慧,博闻强记,6岁入私塾《三字经》《千字文》倒背如流。爱听老人讲述太平天国的故事, 崇拜洪秀全等英雄人物,喜欢打报不平,仗义执言。

[学生感悟]孙中山生在贫苦人家使他能了解民众疾苦,崇拜洪秀全,爱打抱不平,说明他从小具有反叛精神。

[设计意图]:童年经历对孙中山以后走上革命道路是有影响的;另一方面,从孙中山的经历中看到革命者的成长。

(投影二)少年求学

孙中山12岁投靠哥哥,去了檀香山,接受西方教育。后回香港攻读医学,课余广泛阅读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历史、军事科学书籍,并结识了不少有志于革命的青年朋友。

[教师启发]:孙中山在求学时期(19世纪末),中国社会正经历怎样的变化?

[学生探究]:孙中山在少年求学期间接受了系统的西方教育,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在他心中值了根。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腐败反动。

[板书]一、山雨欲来风满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篇

[设计意图]:通过联想熟知的概念,尽快形成知识的迁移,消除对新概念的恐惧心理。

二、惊天动地写春秋——武昌首义篇

(投影三)青年抱负

行医中,孙中山意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于是他弃医从政,1894年北上投书于李鸿章,提出实行改革遭拒绝,开始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远涉重洋赴檀香山,在华侨当中宣传革命。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此后,他在海外华侨当中广泛宣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此时他说到:“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教师阐述]:从(P48)同盟会党员证中了解到同盟会的纲领,是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表明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接投影三:此后,他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10月,孙中山在美国听闻武昌起义成功喜讯,立即在欧美各国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各国的支持。

[交流讨论]:青年时期,孙中山思想经历哪些变化?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活动?

[合作学习]:问题解决(P49)

⑴1.“医国”      “医人”

2.“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实行改革”     “推翻清政府,进行革命”

⑵1.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2.1905年,在日本宫颈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学习探究]:孙中山为何说自己不是清朝人了?

[学生思考]:从话中能明显感到孙中山立志与清政府决裂的决心,他要推翻腐朽反动清政府的统治。

[设计意图]: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不是偶然的,经历了一个过程,开始探索革命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问题设计把材料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

[板书]:二惊天动地写春秋——武昌首义篇

[教师阐述]:一系列革命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发展进程,终于武昌起义爆发了。

[教师启发]:从P49湖北军政府的旗帜(18星旗)中能看出当时有18个省宣布独立。

三、敢叫日月换新天——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国的终结篇

(投影四)中年重任

1912年元旦46岁的孙中山来到南京,城内人民拥街塞巷,欢呼雷动。晚10时,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职务,举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月1日,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教师阐述]: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即位后迁都北京,革命果实被袁篡夺。

[交流探究]:武昌起义概况

⑴条件

⑵概况:1911.10.10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⑶影响:全国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概况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板书]: 三、敢叫日月换新天——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国的终结篇

    [自主学习]:1912年元旦南京城内为何如此轰动?孙中山为何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从中又说明了什么?

    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迫于帝国主义压力,为争取袁世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答应保举袁为临时大总统。从中说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有妥协性。

    [设计意图]:丛材料中得出革命的目标即推翻清政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投影五)鞠躬尽瘁

晚年的孙中山以不息的热忱挽救民国,维护民主,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并且不断改进思想。最终实现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言

[教师启发]:辛亥革命结束后,孙中山依然致力民主革命,并促成与中共合作,为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交流讨论]:孙中山勉励后人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努力,我们该如何来认识这场革命?

材料一: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材料二:(投影七、八)(图片资料)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剪辫子、禁缠足、修改中山装造型……

[合作学习]: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制度化、经济工业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习俗的的改变。

[活动探究]:(投影九)漫画:阿Q像。仔细观察阿Q的容貌、表情、着装等,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教师阐述]:阿Q是鲁迅塑造出来的,并不一定真是存在,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阿Q是 20世纪初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

[设计意图]:阿Q的命运是辛亥革命中一个鲜活生动的例子,尽管他不是真实存在,但深刻的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中国的农村面貌依旧,农民的生活依旧,破落和残败。社会的现壮使学生易于产生共鸣,同情苦难的中国,同情苦难的人民。

[回顾总结]:在结束这堂课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在知识、能力方面咱们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好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归纳整理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

课堂小结: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旧黑暗,中国人民生活依旧贫困。中国出路何在?资产阶级的探索又失败了,革命的重任落在了无产阶级身上。五四运动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序幕,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抗争!

 

 

九、板书设计

缅怀领袖孙中山,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

 

童年经历        山雨欲来风满楼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篇(兴中会、同盟会、各地革命武装起义)

 

少年求学

                惊天动地写春秋

                武昌首义篇(概况、影响)

青年抱负

 

                敢叫日月换新天

中年重任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国的终结(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临时约法)

 

鞠躬尽瘁        辛亥革命历史功绩

十、作业设计

李大钊哀悼某位伟大历史人物的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同居在惨雨愁云世界中,与弱小民族共申哀悼;齐集到青天白日旗帜下,向帝国主义联合进攻”。

你认为挽联中提到的人物最有能是谁?并谈谈你心目中的他。

【问题研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一定要亲身体会才会印象深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讲述辛亥革命历史地位时,遵循了论从史出的精神,并引用了精要的文字图片资料,利用漫画阿Q,让学生获得更为感性的认识,革命有过轰轰烈烈,但在中国大地上一晃而过,阿Q依然还是那个阿Q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这是全文的旨意,受本人教学经验和课时限制,教学实践者对本课教材的解读还不够深,但也展现了新课程实施中要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教材编排尽管设置了许多问题解决与学生活动,但对知识主线教师仍应加以引导与整理,教学过程中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练习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1.李时岳:《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版

2. 尚明轩著:《孙中山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版

3.《孙中山简介》,孙中山简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福建省委员会

http://www.fjmg.org/JJpdisplay.asp

4. 李菁:《天下为公—孙中山传》新浪读书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sunzhongshan/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