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宇文树平:让人物在历史
李应平:引发生命的感动
李应平:浅议对历史课堂
曹建平:中学历史人物教
林桂平:教学设计时应注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林桂平:古代中国政治制
林桂平:2007年中考模拟
李怀平:高考试题分章汇
最新热门    
 
谢国平:夏商西周更替和制度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5:44  来源:谢国平
 

 

作者单位是北京市大峪中学

 

 

教学目标

 

1、重点知识:夏朝的建立和灭亡;夏朝的统治范围;商朝的盛衰;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的灭亡;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

 

2、能力培养:(1)通过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形成、发展、鼎盛的历史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的教学,以及井田制、分封制等历史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2)通过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培养学生的历史阐释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中引用的相关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以及利用历史材料解决相关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等。

 

    3、态度、价值观:(1)通过我国奴隶制王朝建立和发展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等研究成果,让学生认识到这项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解决了一批我国历史纪年中长期未定的疑难问题,填补了我国古代纪年中的一段空白,充分证明了中国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一直绵延流传的文明。(3)通过夏、商、西周的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平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是每个王朝后期的暴政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残暴的统治和人心向背是导致各个奴隶制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等。

 

    4、学法指导:(1)通过引导学生对牧野之战、国人暴动、井田制、分封制等历史概念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相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从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第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重点分析

 

1、奴隶制王朝的建立。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奴隶社会取代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奴隶制虽然是残酷的,但它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述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有在公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

 

2、井田制。井田制的历史渊源较早,夏商以来就实行了这种制度,西周的井田制发展最为完备。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干,是奴隶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西周,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或买卖。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作,剥夺奴隶的全部劳动成果。受田的诸侯臣下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井田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井田制的兴衰决定着奴隶制度的存亡。

 

3、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建立后,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周王把土地和奴隶分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在地方上做诸侯,分区管理,拱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纳贡,并随从周王作战,保卫王室。因此,分封制的原则是上级对下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义务。分封制与当时经济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大的状况是相适应的。分封制的实行,缓和了周王室内部的矛盾,也缓和了西周与商代贵族的矛盾,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王朝。

 

 

 

难点分析

 

1、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关系。井田制与分封制是西周奴隶制王朝实行的两种重要制度。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西周的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因此,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这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宗法制。宗法制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西周王国利用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组织蜕变发展而来的血缘宗族关系——宗法制度,作为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的工具。”“宗法制度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继承法,也是继统法。实行这种继承法,必须首先严格区别嫡庶关系。”“由于西周奴隶制国家体制是与宗法制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各奴隶主贵族十分重视‘宗子’ 的特殊地位,十分注意树立牢固的‘尊祖’观念。……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就成了维护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条。”(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宗法制的实行,确立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等级,调节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其确立的王位继承制和权利财产分配制度,为后世许多朝代沿用。由宗法制所形成的宗族制度和特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

 

课堂教学设计

 

父系氏族公社的晚期,剩余产品的不断增加,私有财产和平富分化的加剧,使漫长的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公元前21世纪,奴隶制国家产生,奴隶社会取代了原始社会,揭开了中国的文明史。(板书第二节题目: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让学生通览本节内容,先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教材的结构线索)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是奴隶社会形成、发展、鼎盛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它是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标志。约公元前16世纪(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公元前11世纪中叶(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为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夏朝的建立

 

夏朝,迄止时间自约公元前21世纪(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世纪(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约公元前1600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展示投影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结论性表述)

材料一   帝禹立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及禹崩……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   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有扈氏不服,启伐之。

                                            ——《史记.夏本纪》

材料三   禹授益,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友党攻益,而夺天下。

                                                ——《战国策》

材料四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世作,而兵由此起。

                                           ——《礼记.礼运篇》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思考后解答)

公元前21世纪,启登上王位(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研究成果,夏世禹建立的),“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了。为了巩固统治,夏朝设置了官职、监狱、刑法等一系列阶级压迫工具,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这一历史现象呢?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奴隶制虽然是残酷的,但它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展示投影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历史结论)

“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有在公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引导学生观察“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阅读教材中小字内容,了解夏朝的都城和统治中心)

约公元前16世纪(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夏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夏桀的暴虐无道,激起了人民的不断反抗,加速了夏朝的灭亡。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大举攻伐夏朝,夏朝最终灭亡。夏桀的残暴统治是夏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而商汤伐夏是其灭亡的直接原因。

 

 

 

商朝的兴衰

 

商朝,迄止时间自约公元前16世纪(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约公元前1600年)至约公元前11世纪(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为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朝建立初期,维持了一段的稳定局面,不久,便因为王位继承问题,发生了九世之乱等事件,这期间,商朝的政治中心经常迁移,直到约公元前14世纪(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局面才稳定下来。如何看待盘庚迁殷呢?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它扭转了商朝中期一度出现的内乱所带来的混乱局面,加强了商王室的统治。这一事件,为商朝的新发展打下了基础,使商朝奴隶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

(引导学生观察“商朝统治区域及周围属国图”,了解商朝都城的变迁和统治范围)

商朝势力最大时,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至长江流域,周围还有一些属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奴隶制王朝。广阔的疆域,是商代文明成为当时高度发达文明的因素之一。商朝的奴隶制统治十分残酷,奴隶主贵族除了强迫奴隶辛勤耕作外,还实行“人祭”、“人殉”、“炮烙之刑”等。(展示投影材料,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了解商朝的残酷统治)

 

材料一   (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史记》

 

材料二    商朝人祭人殉之风盛行,商王贵族死后,杀人殉葬,以后每祭祀祖先一次,都要杀一批人。……据卜辞记载,从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用于人祭者至少残杀一万四千余人。每次人祭,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上百人,甚至高达四百人。

                        ——詹子庆、田泽滨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残酷的奴隶制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反抗,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是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商纣王的暴政是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

 

西周,迄止时间自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为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位于陕西泾渭二水的周部落,在首领周武王的带领下,讨伐商纣,经过“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展示投影材料,让学生形象感知“牧野之战”的情况)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夫(指姜尚)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兵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兵反走,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以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

                                           ——《史记》

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武王伐纣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确定牧野之战的性质?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发表看法)武王伐纣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因为周部落在周文王统治时进行了政治、军事改革,发展了经济,具备了很强的实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商纣的残暴统治,民心向背。“牧野之战”是一场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虐统治的战争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小字,欣赏插图“汉画像砖《周公辅成王》”,观察“西周王朝和周边民族形势图”,了解西周奴隶制王朝的强盛情况)

西周的强盛,不仅表现于“成康之治”,而且反映在其疆域广袤和个民族的联系加强。西周是当时东方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什么是“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对西周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西周时,有“国”与“野”之别,“国”指国都以内,“野”是指国都以外的郊区。“国人”即居于国都内的人,他们多为周本族成员,是自由民,是不属于贵族的平民。平民既要受奴隶主贵族的剥削,还要替国家打仗,属于被统治阶级。公元前841年,为反抗贪婪暴虐的周厉王,“国人”及部分奴隶发动暴动,周厉王被迫出逃并死于外地。“国人暴动”的性质是平民和奴隶反抗周厉王残暴统治的正义斗争。这一年也是历史上的周召共和元年。(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年表已经公布的我国确切纪年时间应为约公元前2070年,教学中可以淡化教材中提的“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这一观点)

“国人暴动”沉重打击了西周统治者。从此以后,西周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王室衰微,诸侯经常不来朝贡,国力贫困,内乱迭起。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根据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原因的学习,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思考并总结)奴隶主贵族的残暴统治,必然会激化已有的社会矛盾,从而导致统治的灭亡。也可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经济上实行井田制,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揭示了什么历史现象?如何理解井田制?

(师生共同分析)井田制的历史渊源较早,夏商以来就实行了这种制度,西周的井田制发展最为完备。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干,是奴隶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西周,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或买卖。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作,剥夺奴隶的全部劳动成果。受田的诸侯臣下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井田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井田制的兴衰决定着奴隶制度的存亡。(展示投影材料)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回答:

(1)    材料二所述的是一种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说明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

(2)    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诸侯有什么义务?诸侯与周天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形成认识,解决问题)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建立后,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周王把土地和奴隶分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在地方上做诸侯,分区管理,拱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纳贡,并随从周王作战,保卫王室。因此,分封制的原则是上级对下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义务。分封制与当时经济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大的状况是相适应的。分封制的实行,缓和了周王室内部的矛盾,也缓和了西周与商代贵族的矛盾,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王朝。对分封制的作用问题,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一种认为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让学生课后思考,自我训练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封制和井田制之间有什么关系?

井田制与分封制使西周奴隶制王朝实行的两种重要制度。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西周的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因此,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这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宗法制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展示投影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宗法制)

“西周王国利用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组织蜕变发展而来的血缘宗族关系——宗法制度,作为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的工具。”“宗法制度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继承法,也是继统法。实行这种继承法,必须首先严格区别嫡庶关系。”“由于西周奴隶制国家体制是与宗法制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各奴隶主贵族十分重视‘宗子’ 的特殊地位,十分注意树立牢固的‘尊祖’观念。……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就成了维护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条。”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

宗法制的实行,确立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等级,调节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其确立的王位继承制和权利财产分配制度,为后世许多朝代沿用。由宗法制所形成的宗族制度和特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

(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阅读与思考”,结束教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