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陈红:高中生认识世界的
刘芳:高一历史新课程实
吴红伟:高中历史新教材
专家预测高考文科综合命
最新热门    
 
思辨:高中历史教学的灵魂——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史”辩论课的总结

时间:2009-10-18 17:07:14  来源:颇泽潍
 

 

课前组织指导

 

    历史教学论辩和一般的论辩赛不同,不是为了分出胜负,而是为了达到对课程知识的 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及影响是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之一,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复杂的。因为有一定的复杂性,设 计两种对立的观点是可行的;又因为这一课题内容的重要性,通过教学辩论来加深理解 、拓展思维是很有意义的。

我召集6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分成两组,各自围绕上述两种观点,组织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发言提要卡片。由一名学生主持,在辩论课上双方围绕各自的观点 阐述见解展开辩论。

 

主要发言指导和整理记录

 

第一组(以下简称A):人所共知,资本主义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的生产关系。它的兴起 和长期存在,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适应了追求利益、寻找发展的人性 需求。自14、15世纪欧洲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后的几百年间,在社会政治领域,经 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在 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大大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众 所周知,在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更高层级的现代化发展阶 段,科技创造日新月异,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我方认为,在认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时 ,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意义是第一位的。

 

第二组(以下简称B):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少数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于剥削雇佣劳动 、榨取剩余价值的制度。我们想纠正对方同学认识上的偏差:在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始积 累阶段,殖民掠夺、贩卖黑奴、残酷的种族灭绝等令人发指的罪恶行为,已永远地被钉 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在工业革命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围绕争夺 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引起的矛盾冲突,酿成空前规模的两次世界大战。战火纷飞,生灵涂 炭,人类文明几乎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惨痛的过程。更健康、更和 平地发展,是人类世界这艘“诺亚方舟”前进的方向。有鉴于此,认识世界资本主义发 展史时,深刻地反思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并全面吸取历史教训才 是第一位的。

 

 

 

    A:对方同学的认识可谓主次不分。迄今为止的整个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推动历史进步 才是主流。我们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产生、兴起的初始阶段,产生过被誉为“世界的发 现”和“人的发现”的两件大事,即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真正 称得上是改变世界历史的航海壮举,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使世界逐步形成一个整体,它所引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 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菲律宾的麦哲伦殉难处,矗立着一块独特的纪念碑, 向外的一面镌刻着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的文字,向内的一面则镌刻着纪念菲律宾人 杀死殖民者麦哲伦的文字。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角度看,这面向大海、面向世界的一面 才是最主要的。

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一个被恩格斯称为“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正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观,铲除维护 封建制度的观念,宣扬人文主义新思潮,崇尚人性价值和个性解放,从而推动科学文化 的重大突破,但丁、莎士比亚、伽利略、哥白尼等杰出人物的巨大贡献光耀后世。文艺 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广泛而深刻地推动了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B: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是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请问对方同学,欧洲资本主 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何在?是罪恶的黑奴贸易,是牺牲农民生存利益的圈地运动,是 伴随着种族灭绝的殖民掠夺,是以残害人类各地区古老文明为代价的掠取。马克思曾深 刻指出:资本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充满血和肮脏的东西。就在1992年纪念哥伦布发现 新大陆500周年和近年纪念巴西发现而举行活动时,都传来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后裔 的抗议声,他们说:历史上印第安人就是美洲的主人,何来的发现?这难道是空穴来风 、无中生有吗?不,这是历史永远的拷问!

屠杀和奴役使印第安人由美洲的主人沦为美洲的少数民族,甚至连欧洲人带来的传染 病也导致他们大量死亡。黑奴贸易使非洲在400年间丧失的精壮人口不下1亿。历史的这 一页,沾染着无数鲜血,堆积着累累白骨。人类文化生态的多元化平衡已遭受极大的冲 击,这教训还不深刻吗?

 

    A:理智评判高于感情宣泄。让我们继续探寻历史发展的主流吧!17~18世纪,这是一 个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先后 发生。在这些国家,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枷锁被摧毁,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 的发展奠定基础并开辟迅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在社会巨变的大潮里出现的启蒙运动, 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并前 无古人地提出富有建设性意义的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构想,如“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 说和强调权力制约与平衡的三权分立学说等等。这些重视民意和公共意志、创建新伦理 道德的思想,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8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工业革命阶段,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人类历史开 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推进。然而,就在这世界历史的转折时期,亚洲的中国、印度 等国,封建势力却空前强化,社会经济走向停滞、衰落。进步与落后,在这一历史时期 难道不是显而易见吗?

 

    B: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对方同学难道忘记了中国近代遭受侵略饱含屈辱的历史 吗?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作为一个当代人,对祖国那一段苦难和悲痛的历史,怎能淡忘呢?正是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而后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奴役殖民地人民,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落后。

    2001年“9·11”事件中,6000多人在世贸大厦不幸遇难,恐怖主义的罪恶遭到世人谴 责。有一个与“9·11”事件无关的数字请大家关注一下,据联合国食物及农业组织数 字显示,当日有35000多名儿童因饥饿、疾病死亡,而且每日如此(注:战争与和平绝望 与希望.读书,2002.9)!这些儿童主要来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造成这一惨况的是另外 一种怎样的恐怖主义?历史和现实是一定联系的,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贫困是罪魁祸首 。谁来反省,谁为历史负责?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启蒙运动所推崇的民主、自由、博爱、平 等的精神,并没有完全付诸实施。1787年的美国宪法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 、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公民权,甚至到1963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我 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中还在口内喊:“黑人仍无自由可言,仍旧悲惨地为隔离的桎 梏和歧视链锁所捆缚,仍在美国社会一隅受苦受难……他们竟然是所在国土上的流浪者 。”

再如工业革命,也未能给人类展现一幅完美的现代化风景。大家知道名画《日出·印 象》吗?为什么莫奈印象中的伦敦是一片模糊?为什么伦敦被称为雾都?是工业污染的结 果。生态环境破坏,贫富差距扩大,这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A:难道资本主义撒向人间的都是罪恶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 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这一进步意义是 不可否认的。

    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 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虽然 代价十分昂贵,历史上多次遭受外来征服而发展缓慢的印度终究朝着近代化方向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各种新技术、 新发明的出现和迅速应用,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这些新科技的发展 把人类社会推进电气时代。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垄断组织 。1895年,恩格斯在逝世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态度写道,过去认为资本主义制 度已走上穷途末路的判断是不对的,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垄断组织并不是资 本主义走向腐朽走向衰亡的表现,原因在于:第一,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如汽 车工业,涉及内燃机、金属模压、多种机器零件、橡胶轮胎、座椅等众多生产行业,没 有横向联合是不能制造出汽车的。一些工业部门需要巨型设备,进行大批量生产,否则 便会亏损,于是拥有雄厚资金的超大型企业垄断组织便应运而生了(注:世界近代史现 代化历史专题30讲.刘宗绪,黄安年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10)。第二,垄断组织的 出现有利于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化,并形成适应竞争的机制,从而大大提高 了生产效率。

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正是人类社会探索发展的根本目标吗?

 

    B: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发展不 平衡规律作用下,如发展速度差异、实力对比变化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从而引起多次 战争。

    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就是工业革命后,英法为抢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与俄国争 夺奥斯曼帝国进行的一场局部性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控制资本主义国家 的经济政治生活,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争 夺的矛盾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 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源就在于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危机源于资本 主义制度自身,是其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大危机来临之后,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专 政的道路,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张,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5000万人丧生,40000 多亿美元的财富被毁,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大战中还首次使用了毁灭性的 原子弹。

这一切,又岂容误解成是资本主义撒向人间的爱?战争,尤其是世界大战,难道不是对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毁灭性破坏吗?

 

 

 

    A:如何客观评判历史现象?这是值得对方同学深思的一个问题。恩格斯曾指出:人类 历史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人类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单纯用好 坏、爱恨等道德感情标准去衡量历史现象是难以得出科学结论的。

    克里米亚战争直接引发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 ,同时也促使中国人民从封闭自守的状态中清醒过来,面向世界、寻找强国之路,从而 开始步履维艰的近代化探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但经过一战,帝国主义和殖民主 义的力量被严重削弱,俄罗斯、德意志、奥匈、奥斯曼帝国被摧垮,英、法、意力量被 削弱,以十月革命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和新局面 。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资本主义世界20世纪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 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使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打击了国际帝国 主义,使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并促进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客观上推动科技 的迅速发展,为适应战争需要而出现的新科技,战后为和平事业服务,加快了第三次科 技革命的来临。

 

    B:难道我们能因此而讴歌战争、呼唤战争吗?从二战期间开始研制原子弹以来,半个 多世纪人类社会就一直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有人统计过,世界各国所拥有的核武器 ,足以使地球上的生灵毁灭50多次。倘若发展的结局是毁灭,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 ?尽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有所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但在核 威胁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谁又能够真正躺在“和平发展”的温床上睡大觉、居安不 而思危呢?

    二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成立北约,导致两 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两极格局使世界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对方同学认为不能以道德感情标准评判历史,但反思历史又怎能不以探索人类生存发 展的道德良知为根本出发点?

 

    A.我方认为评判历史更应从历史客观影响来辩证评价。两极格局的均势状态客观上有 利于世界和平。20世纪50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其原因就是在开 发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成果、加强经济宏观管理的同时,利用了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

    与此同时,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虽有改 革但进展缓慢,从而埋下严重隐患。这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 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左”倾错误给中国带来严重灾难。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经过对内体制改革,对外吸引外资,学习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 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生产力和政治制度方面仍在继续发展 。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 展的主要趋势之一。1995年11月世贸组织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 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大大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首先形成的以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推 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也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兴起和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方同学也太盲目乐观、缺乏忧患意识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 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但由于资金匮乏、 债务沉重等问题,在这一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可持续发展战略之所以成为当今人类社 会发展的共识,正是基于对工业革命以来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这一历史教训的深刻反 思。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由于科技水平的差距,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在进 一步扩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 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 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目的。贫富差距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稳定发展的 重大问题。

 

 

 

双方辩论结语

 

    A:纵观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其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呢?早在20世纪20年代,列宁就提出“必须在继承资本主义全部文 明的基础上才能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并着手实施包括吸引外资等措施的新经济政策, 取得了巨大成效,这充分体现列宁的远见卓识,可惜他1924年就逝世了,历史没有给予 他更多的时间。

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到如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体现了对 资本主义的正确认识。“三个代表”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先进文化的代表,含有继承 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并加以发展的开放胸襟。历史已昭示,应正确认 识资本主义,充分肯定其进步意义。

 

    B:中华民族素有“位卑不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传统。今天,我 们更应该胸怀祖国,心忧世界。从历史上的灾难到今天影响世界局势的问题。不难看出 资本主义负面影响的严重性。从巴以冲突到印巴矛盾,这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埋下纷争 的祸根。拉登为何成为头号恐怖组织的首脑?萨达姆何以能推行海湾地区的霸权主义?这 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全球争霸战略,对他们加以扶植、使其得以做大,岂能说没有 关系吗?

    恐怖主义是罪恶的,人类社会何以消除这一毒瘤?如何建立一个世界安全保障体系?根 本出路在于: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消除物质和精神贫困;2.倡 导文化多元化的宽容精神,解开民族、宗教冲突的历史症结。3.建立多方协商对话、解 决争端的机制,以双赢为目标,而不是以人体炸弹式的共同毁灭为结局。

    在“9·11”事件一周年之际,加拿大总理克雷斯蒂安说出他的肺腑之言:“‘9·11 ’事件与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傲慢蛮横、自私自利有着深刻联系。”路透社评论:除极少 数国家外,没有哪个国家领导人有如此胆量!克雷斯蒂安还说:“相对于世界上那些穷 国来讲,西方国家变得太富有了,我们看上去目中无人、自私贪婪并且没有节制。正是 ‘9·11’事件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发达国家对贫穷国家的方式已经招致人们 对我们的仇恨。贫富分化是地球上最严重的问题。这个不平衡孕育着极大的危险。你不 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可惜的是西方世界——不仅仅包括美国人——并没有认识到 这一点。他们(穷人)也是人!如果你不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10年20年或30年你将会自 食恶果。”克雷斯蒂安已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所在,已发生的两 次世界大战正是发展不平衡、缺乏调整机制的结果。

为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和平发展,难道还不该首先深刻地反思、总结这些历史教训吗?

 

 

 

课题活动总结

 

    长期以来,历史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掌握规定性内容、规定性结论的学习。其实,人性 有多复杂,历史便有多复杂,历史内容蕴含着太多可供创新思维的资源。历史教学辩论 是创新思维中值得选择的重要形式。

    历史教学辩论通过组织学生针对教学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而展开论辩,这是一种可 以根据适宜的教学内容而开展的辅助教学形式。通过对世界资本主义兴起、发展所产生 的复杂影响的认识,设计针锋相对的观点,让双方学生各自围绕自己的观点组织材料, 进行辩论,创造一种思想智慧交锋的学习新情境,从而引发同学们的深思。这可以促使 学生钻研材料,分析比较不同的观点,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便会大大 提高。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评判能力和对历史的兴趣,对于高三年级资本主义 发展史的复习,本课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老师听了本课后,提出辩论课题大了些的意见。而窃以为:历史教学固然需要小切 口、以小见大的深刻思维,但更需要高屋建瓴的宏观思维,否则,在浩如烟海的史料面 前,人们如何探寻历史规律?历史教学不回避重大问题,尤其不能回避对人类生存发展 终极意义的思考。

许多历史现象的评价不可能是非此即彼的结论。发展思辨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和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正是高中历史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达到的最高追求。

 

    注释:

    ①论辩原理,赵传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历史课程网系纯粹公益性历史教育网站,除本站原创及作者惠赐大作以外,本站图片文字等信息均由其它网站收集整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来信(ncct@china.com.cn),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