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陈宇:在课改中培养学生
刘宇:历史教学中的学法
刘新成:历史教学新生代
劳玉宇: 励生自主学习
最新热门    
 
刘新宇:课程改革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新认识

时间:2009-10-18 17:07:28  来源:刘新宇
 

刘新宇:课程改革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新认识 

    众所周知,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教学的重点。这是因为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无所不包,尽管作为中学历史课程的内容已经筛选,但仍然很庞杂,且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重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中所要完成的最基本、最主要内容,而确定教学重点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以前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虽然也从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这三个角度来思考,但由于教学大纲更多的是强调历史的学科性,以历史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历史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因而教师在确立每课的教学重点时,往往将其定为某一具体的历史知识,即教学重点是指重点的历史基础知识。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为例,在进行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0课《三国鼎立》教学时,多数教师会将教学重点确定为: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在中国历史·第三册第6课《中英鸦片战争》中,许多教师会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及鸦片战争的影响。在这种思维定势之下,即使是课程改革已推行四年后的今天,仍有许多教师按照习惯仅从知识的层面确定每课的教学重点,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历史课程的“课程”性,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教育功能,这实际上也是从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把知识与能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样历史教学目标得到了明显拓宽和完善,为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以此为依据,从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系统来看,组成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主要环节是教学重点;从教与学的活动要求来看,培养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也是教学重点;从情感教育和品德养成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样可以是教学的重点。也就是说,课程改革后,教学重点的确立已有了更宽泛的空间,不再仅限于从历史知识的角度来考虑了。当然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有一定的依据,而课程标准就是它最基本的依据,教学重点的确立也必须依据课程标准。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一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我们可以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也是大多数教师的习惯做法,应该说这种考虑有一定的道理,它可以帮助我们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那么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否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加以考虑呢?课程标准中对《三国鼎立》一课在知识与能力上提出的要求是:“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而“了解”属于识记层次要求,也就是说本课教学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这个层面上说,没有重点。三国鼎立的史实学生很感兴趣,且大多数学生对这段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不妨尝试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考虑教学重点的确立问题。笔者在调研过程中,见到一节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大胆创新的课。执教教师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对三国鼎立形成史实的了解,让学生初步掌握用图示表述历史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经了解三国鼎立的史实后,教师安排了一项活动:小组讨论、合作,用你认为最形象、科学的图示,反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时说明这样设计图示的原因。学生们在小组商议之后,纷纷绘制出图示,其中有代表性的图示有两个,一个是以变形的“人”字为基础,形成的三国鼎立形势图;一个是以三个“○”为基础,形成的三国鼎立示意图(见下图)。下面我们来看看学生的说明:


    学生1:提起三国鼎立的形成,我的脑海中马上会跳出许多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如:刘备、孙权、曹操、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我们小组认为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所以用“人”来支撑天下,而且“人”字的形状也正好把天下分成了三部分,这三部分分别代表魏、蜀、吴三个政权,我们再在图示中标出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影响重大的战役及每个政权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这样就形成了我们小组的三国鼎立形势图。


    学生2:我们小组用三个○表示三个政权。我们想:现在的一些国家与国家之间,边界尚有待定之处,而三国鼎立时期是一个战争不断的年代,边界肯定也是不固定的,所以我们设计的三个○间有交织的地方,我们想用这种形式反映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在三个○中我们也分别标出了著名战役、每个政权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这样就形成了我们小组的三国鼎立示意图。

 

 


    从这两个学生代表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同学们经过思考及小组讨论,不仅绘制出了形象、科学的图示,初步掌握了用图示表述历史问题的方法,而且同样完成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这一目标。可喜的是该教师在这之后还告诉学生,用图示法表述问题,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它不仅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有用,而且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时同样有用,这是一种将纷繁复杂的事物形象化、规律化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可见,这一过程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想或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学生不仅仅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手段来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成为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这样确立教学重点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在八年级上册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中,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同样,本课单从知识与能力这个层面上说,也没有重点。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纬度思考教学重点问题?本课教学重点可以定为: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上这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他们取得重大成就的共同原因,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范例教学法,重点讲解一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其余名人的事迹由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他们在各自研究、工作的领域里,取得重大成就的共同原因,即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等。一定注意的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课本中的材料支撑我们的观点,避免空洞说教。如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魏源身上表现为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封建顽固派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在严复身上表现为在翻译《天演论》时,在每章下面加按语,阐述自己的观点,警醒世人,推行维新改革;在詹天佑身上表现为青龙桥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在侯德榜身上表现为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40%。再如他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魏源身上表现为不辜负志同道合的好友林则徐的重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大量增补扩充、核实考证,终于编成《海国图志》,这是诚信品质;在严复身上表现为好学的品质,他原本去英国是学习海军,但他广泛涉猎西方的政治学说,考察西方社会的实际情况;在詹天佑身上表现为务实肯干,不畏困难的品质,他身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亲自扛标杆,同铁路员工一起翻山越岭,勘测线路;在侯德榜身上表现为不怕挫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品质。此外,这四位中国近代文化名人还都向西方学习,都接触了西方文化,这也说明: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理念具体化,既要充分挖掘历史知识的情感教育功能,又要避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课程改革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宽泛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为教学重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真正突出重点。


【作者简介】刘新宇(1965-),女,河北献县人,新疆教育科研室教学研究教研员,主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