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当代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
关于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
关于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
试析以平遥古城为例浅谈…
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
我国考古发现隋唐胡俑约…
益阳城市文化特色及成因…
关于从我国古代待论家的…
从“以西例律我国小说’…
论我国媒介发展现状
最新热门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图书馆建设——周和平在浙江杭州图书馆的讲演

时间:2010-9-9 10:52:01  来源:不详
    没有图书馆的城市将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不重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城市将是一个精神与文化缺失的城市,一个不重视图书馆建设的市长是不称职的市长。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已成为一个城市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要将图书馆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图书馆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截至2009年,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共有2850个,其中城市图书馆358个,县级图书馆249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38736个;村(社区)文化室246780个;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正在形成。

   

    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要求,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维修、管理经费列入本级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图书馆。根据《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要求,服务人口在20万以下的,应当建设800~4500平方米的小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20~150万的,应当建设4500~20000平方米的中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150~1000万的,应当建设20000~60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各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目标应当是,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6~1.5册,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座席0.3~2个,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6~23平方米。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实现公共图书馆网络的全面覆盖与普及。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图书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营造与城市化建设相适应的城市文明氛围的功能。

   

第二,要建设覆盖广泛的图书馆服务网络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公众提供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职责。要建立覆盖市、区、街道、社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让全体城市居民都能够方便并且均等地享受图书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在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出现了多元化的建设模式,例如,我们现在所在的城市杭州,就提出了建设“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的思路,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四级服务网络,杭州市图书馆新馆更是以现代化的设施和创新的服务,成为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标志。国家图书馆的部委分馆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分馆,上海的总分馆制,广东的“流动图书馆”模式,天津的“社区分馆、行业分馆”模式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要结合我国城市化建设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特点,使广大农村群众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图书馆服务。例如,浙江嘉兴等地整合图书馆资源,以城带乡,统筹发展,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要注重社区图书馆建设,将图书馆设置在老百姓身边,使图书馆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民众提供图书借阅、文献检索、专业咨询、知识共享、文化交流等的便利,让孩子们从小在书香中长大,在阅读中成长,在全社会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保存人类文明成果和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作为城市记忆的存储器,图书馆系统地收集、整理、保存、展示、传播那些记载着城市变迁历程与城市文明成果的,有地域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料,包括地方文化典籍、老照片、地方出版物、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资料等,它们都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是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文明的载体和城市精神的积聚。要通过将地域内的各级图书馆组成一个有机的图书馆群,充分实现这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建共享,各级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