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华根祖文化(1)
中华根祖文化(2)
中华食俗探源:谁发明了…
三皇五帝找到家 考古发…
何处寻找中华智慧
苏州穹窿山《孙子兵法》…
国学大师张士广访澳讲学…
试论中华和合思维与和谐…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
中华书局前总编辑李侃7…
最新热门    
 
中华根祖文化(3)

时间:2010-10-9 11:04:54  来源:不详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片断


禅宗祖庭悟因果

从登封市区前往少林寺路上,沿途可见大量武校。行至嵩山五乳峰下,禅音弥漫处,便是少林寺。

入寺门不远,即见“太宗文皇帝御书碑”,为唐太宗李世民御赐。御碑确定了少林寺政治地位,而紧临其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无疑是少林寺文化地位的象征。此碑上部线刻“混元三教九流图”,又称“一团和气图”,为明世子朱载堉所绘。该图将佛、儒、道祖师融于一体,初看是一位慈眉善眼佛家像,仔细看是融三个始祖头像为一体的精妙之作。中间光头盘膝者为佛祖释迦摩尼;单看左边,头带儒巾者,是儒圣孔子,单看右边,发髻带簪者,乃道教创始人老子。“一团和气”、“三教合流”是少林寺及嵩山一带文化之根,也是中华文化之根。

从天竺来华的菩提达摩,公元526年辗转至少林寺,以禅法教人,是中国禅宗初祖。“达摩洞”位于五乳峰中峰上部,离峰顶不远,高宽约3米,长约2丈。据传达摩静坐入定后,寂若无人,洞内飞鸟遂落其肩上筑巢。从公元527年到536年,面壁九年(或十年)后,达摩离洞时,坐禅对面石头上,留下他面壁姿势的图案,衣褶皱纹隐约可见。

同行的郑州市旅游局干部贾广祥说:少林寺有白天与夜晚之分,入夜,最好看的莫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记者决定留下观看。是夜小雨,时伴雷电,并未阻拦兴致,众游人披雨衣前来。

几座临谷山峰,组成天然舞台。居中一峰,酷似弥勒。山脚下殿宇数间,其下有潭,上建拱桥。一束光亮起,只见达摩禅坐潭边圆石之上。其他小石,亦有高僧坐定。

大典分水乐禅境、木乐禅定、风乐禅武、光乐禅悟、石乐禅颂五章。声、光、电,得到精妙应用。大典开始,只听有清泉石上流、蛙鸣麦田间之音。不久,禅味十足的唱诗响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后,满月如玉盘,缓缓爬至山头,忽而又变月牙。身穿发光服的僧人,站于梅花桩上,忽明忽暗,一招一式,出神入化。此外,或红或紫,各色灯光运用,营造亦真亦幻之境。其间,有和尚、儿童、村姑、农夫的禅农同乐、和谐相处景象。大典最后,飞人空中穿梭,佛像升空,仙乐响起,天降瑞雪。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