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网友称毛泽东“不到长城…
毛泽东“双重亲家”张文…
有感毛泽东“主动承担失…
北宋曾发生疑似UFO事件…
最新热门    
 
京东“瓜饭楼”——读冯其庸先生新作

时间:2010-11-22 12:58:13  来源:不详
再说浮,1973年至1974年,北京市委从各单位抽调了六七位笔杆子,成立评《红楼梦》写作组,其中就有冯其庸。这背后是否有阴谋、阳谋,冯其庸不得而知,他遵照安排,撰写了全书的前三章,即:《序言》《曹雪芹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二百年来围绕着<红楼梦>的斗争》。鉴于毛泽东对《红楼梦》有一系列评点,以及“文革”惯性,他的文章,自然是以当时的政治需要为准绳,如今,走出庐山之后再返身观望,未免失之教条、武断,流于生硬、肤浅。“此书只能覆瓿,不宜上书架”,他说。后来有人据此发难,说他已堕落为“御用文人”,口含天宪,信口雌黄,篡改历史,为虎作伥。冯其庸认为这恰恰是“文革”思路,他引黄山谷的诗自解:“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

   

    冯其庸说,他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一年——1977年——就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不能有第二个标准”。这番话,见于他的学术专著《论庚辰本》第91页,写作时间为1977年5月20日至7月23日。

   

    1975年,冯其庸被借调到国务院文化组,参与《红楼梦》校订。从那时起,他正式投入《红楼梦》的研究,一搞就是三十多年。算上50年代的泛读,60年代的抄写,冯其庸与《红楼梦》结缘,如今已将近一个甲子。那天,2010年7月20日下午,我首次采访冯其庸,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一辈子研究一本书,值不值?”

   

    冯先生答:“一、不能说一辈子只研究一本书,在我的文集里,《红楼梦》研究仅占三分之一稍强;二、要看怎么研究。《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绝唱,如果路子正,绝对有价值,如果路子不正,终生只是在胡说八道,那就毫无意义。”冯先生随后就曹雪芹的家世和清王朝的政治斗争娓娓谈起,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末了总结:“打个比方,今天,如果有人能把《庄子》解释的清清楚楚,把《论语》《孟子》解释的清清楚楚,你说那是多大的贡献!因此,即使有人一辈子只研究《红楼梦》一本书,把它研究透了,那也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