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徽学:20世纪一门新兴的…
藏学:清廷治藏与金瓶掣…
台湾学者傅佩荣南京谈国…
敦煌研究院已完成敦煌石…
抢救和保护绝学系列报道…
试论敦煌壁画中的西北武…
敦煌变文研究的新视角—…
项楚:谁还敢说敦煌研究…
旅游产业令敦煌不堪重负
落后的展示手段损害敦煌…
最新热门    
 
敦煌学:吐鲁番学研究新资料

时间:2010-12-23 12:59:23  来源:不详
张铭心,1964年生于北京,研究领域为敦煌吐鲁番学、石刻学。曾就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金石类文物的研究鉴定工作十余年。后留学日本,于2003年获得大阪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央民族大学,现为文博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吐鲁番学研究院研究员。在《敦煌吐鲁番学研究》、《文史》、《西域研究》等及日本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了《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的研究整理工作。

 

    敦煌学作为国际显学,在国际学术界一直被高度关注。然而,随着新研究资料的缺少,其研究热度也在逐年下降。但作为广义敦煌学概念下的吐鲁番学,却因新资料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升温。

 

    吐鲁番学最早是由西方探险家在我国新疆地区的盗掘开始的。

 

    自十九世纪末,俄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先后分别数次到吐鲁番进行探险考察,并行盗掘之事。他们分别把盗掘来的各类文物带回本国研究出版,其中斯坦因带回英国的吐鲁番出土资料由马伯乐编辑整理,出版了《斯坦因在中亚第三次探险的中国古文书考释》,此书在上世纪30年代整理完成,但直至1953年才在伦敦用法文出版,其内容根据出土地的不同,将文书分为十类,其中六类属于吐鲁番出土。此后陈国灿教授据此重新整理出版了《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格伦威德尔和勒柯克带回德国的吐鲁番出土资料分别被整理编辑成《1902-1903年在亦都护及其邻近进行考古发掘的报告》(1906年慕尼黑)、《普鲁士皇家第一次新疆吐鲁番考察队的行程与收获》(《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刊》1909年)、《新疆古代佛教圣地——1906-1907年在库车、焉耆河吐鲁番的考古记》(1912年柏林)、《高昌——第一次普鲁士皇家考察队所得新疆吐鲁番古物图录》(1913年柏林)、《中亚古代晚期佛教文物》(1922-1933年柏林)等,此后东德曾陆续出版了《吐鲁番文集》,至少出版了第六、七集。俄国由于缺少相关的研究人员,其带回的吐鲁番出土文物长时间处于秘不示人的状态。二次世界大战前虽然编写发表了部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