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德国汉学家顾彬祭诗人张…
官员参评鲁奖争议背后的…
传统戏曲:中国人最后的…
皇帝年号背后的故事
警惕文物保护背后的地产…
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祭:…
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祭:…
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祭:…
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祭:…
散文背后的那只手到底是…
最新热门    
 
落后的展示手段损害敦煌之美

时间:2010-11-09 11:53:21  来源:不详

去年10月,我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甘肃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坐落在敦煌东南25公里处的大泉河谷里,南北长约1600米,在神秘的三危山下的峭壁上,鳞次栉比、重重叠叠的洞窟犹如蜂巢般镶嵌在刀削斧劈的断岸上。窟前栈道蜿蜒曲折,楼阁巍峨兀立,让人顿觉肃穆庄严。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到元朝终止营造,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建造的洞窟已达到1000余龛。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保存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但参观完后,我很失望,有种被忽悠了的感觉。我的脑海里没有一幅完整的壁画,都是些零碎的画面,即便是零碎的画面也是暗淡的,远没有带给我想象中的冲击和震撼。因为所有游客都只能凭借导游手里一把小手电筒的光亮来观看壁画,根本无法欣赏到洞窟壁画绚丽的整体美。这严重打击了我对敦煌壁画的美好憧憬。

莫高窟经历了世代风雨,虽然藏经洞里的经书、绢画被盗一空,有的壁画被整块盗走,有的彩塑残缺不全,今天展示在世人眼前的已是个残缺不全的莫高窟了,但是绚丽的壁画依然有上万平方米,为什么不把剩余的美丽展示给人们呢?我不知道那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到莫高窟以后,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者说也有这种遗憾的感觉。对此,我认为,仅用文物保护需要做解释,是不够的,也不能说服人。

联想到我国其他地方对历史文化的展示,莫高窟的问题并非个案。长期以来,一些博物馆等展览场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陈列展示,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留着那种简单的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展示方法,带给人们的多是那种远距离、隔离状的感受,很少顾及参观者的需要和感受,更谈不上以人为本的理念。

观念的陈旧,造成管理粗放、展示手段落后,不少地方充其量只给人到此一游的感觉,让人满怀憧憬而来,遗憾而归,这不光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更是对珍贵历史文化资源缺乏虔诚敬重的表现。因为虔诚敬重,不仅表现在保护的责任上,也体现在如何充分展示,以让人们充分享受文明成果的责任上。

不久前参观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有两件事让我十分震撼。一件是《清明上河图》以动画的形式在中国馆展出,通过投影和动画技术幻化出来的《清明上河图》,比原作放大了30倍,高6.3米,长130余米,而且画面是活动的,流淌的河水、飘动的帆船、往来的市民、喧嚣的市井,甚至是商旅驼队,全都活灵活现,且画卷的天色还能晦明变化,4分钟一个日夜轮回。其创意之独特、手法之新颖,让人惊叹不已。《清明上河图》真迹不可能人人都看得到,而这种幻化的展示方法,让普通百姓看到了一个生动的、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它就像一部流动的长卷,向人们栩栩如生地讲述着数百年前的故事,使观众在欣赏北宋画家张择端精美画作的同时,深切地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