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实践乌托邦批判 --兼与…
最新热门    
 
邓晓芒:消费时代与文学反思

时间:2011-02-19 10:14:07  来源:不详
少。农民和底层当然要写,其实中国知识分子骨子里也是农民;但知识分子是对中国农民意识表现得最为深刻和淋漓尽致的一群人,作家不写他们,实际上是回避写自己,对自己的内心深处“无可奉告”。当然写自己也不一定就是反思了,也可能是粉饰自己,自欺欺人。人们以为写自己是最容易的,许多作家都是从写自传开始的,但其实真正要写出自己的灵魂来是最难的。而一旦写出来,就具有普遍意义,如鲁迅的阿Q,其实写的是鲁迅自己,但又是整个国民的国民性,中国人谁敢说自己身上没有一点阿Q精神?

 

  记者:在现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曾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扮演了复杂的角色。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知识分子则齐刷刷成了被解构的符号。于是,在很多作家的写作中,知识分子成了被戏谑的对象。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西方带有浓厚反思色彩的作品中,担当反思主体的多是知识分子,而且这种反思不仅仅是面向历史的,它同时也是针对自我的,正是从对自我的无情解剖中,作者建构起了抵达历史深处的路。如何看待这种反差?邓晓芒: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与底层百姓没有根本的区别,他们就是代表底层“为民请命”的士大夫,本身出身农家,靠苦读走出山村,载负着乡亲们的嘱托而为天下国家谋利益。而他们为之服务的对象,往往是极其愚昧昏庸,缺乏素质的,但只要是大权在握,知识分子只能无条件服从。因此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己的知识缺少高贵意识,这些知识只是政治实用的工具,不被权力所用则毫无用处,叫做“怀才不遇”。像孔乙己这种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连老百姓也是看不起的,他们自己更看不起自己,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们对世俗权力有种本能的膜拜。

 

  西方知识分子则自始就有一种高贵意识,他们自认为是和神直接打交道,对世俗权力有种不屑。而他们唯一能够与神沟通的就是他们的内心灵魂。所以,他们的反思是摆脱了一切外界世俗目的干扰的自我拷问,一切外界环境和外部命运都成为了这种内心拷问的刑具。今天,我们很多自称为独立知识分子或自由知识分子的人其实都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就更不用说一般的作家们了。大部分中国作家关心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在官方眼里怎么样,在官方媒体中的排名怎么样;一件是在老百姓眼里怎么样,书卖得怎么样。所以他们的作品多半不是媚上就是媚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