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实践乌托邦批判 --兼与…
最新热门    
 
邓晓芒:消费时代与文学反思

时间:2011-02-19 10:14:07  来源:不详
  记者:随着网络、影视等新媒介的发展,文学表达的空间正在不断受到挤压。与之相关的是,传统文学,特别是小说所赋有的反思和批判的功能,有一部分正被别的载体所替代。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尔维诺预言小说的未来必然是轻逸的。反思却往往意味着沉重,同时,还意味着我们必须得做出诸如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这似乎也不符合文学特别是小说发展的趋势。至少我们当下的很多作品,常常以“人性是复杂的”为由,把一切的“判断”都悬置起来。如此,固然可以让小说变得圆滑,却也增长了思想的惰性。联系到小说令人忧虑的前景,文学的反思如何可能?

 

  邓晓芒: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文学符号就成为了文明的主要载体,这是有其必然性的。因为文字本身是表达思想的,它的外形只具有象征性而不具有形象性,中文虽然是象形文字,但本质上也是象征思想的。而思想是一个文明的精髓,是一切有形物质文明的灵魂。所以我不认为网络和影视能够完全取代文学的功能,它们只不过表明今天的人们在审美意识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已。

 

  至于文学中的价值判断,倒不一定与文学的发展背道而驰,问题是这种价值判断的深度如何。老生常谈的价值判断当然是不适合于文学的,它们可以到影视文化中去尽情表达,老百姓百看不厌。但文学的长处是能够振聋发聩,甚至与世俗相对抗。这就是思想性,这种思想性不是说教,往往一个有思想性的作家不见得自己能够意识到这种思想性,但他有敏锐的饱含思想的感觉。这说明了文学的不可替代性,但只有一个有思想的民族才能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有一天,文学完全被影视和网络所取代,就证明了这个民族的彻底沉沦。

 

  卡尔维诺的“沉思之轻的东西”不是说不要反思,而是经过了沉重的反思才达到的境界,即“举重若轻”。这种沉重的反思不是要沉陷于对世俗道德和善恶的称量,而是要在灵魂的根基处升华,成为“宇宙智慧的一部分”。卡尔维诺要为未来“新千年的文学”做“备忘录”,当然必须轻装上阵,高蹈轻盈,他的肉身虽然一样的沉重,他的精神却早已飞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