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试论“妙悟”看严羽对古…
向古代母亲学教子:宽严…
古代驻京办蕴含文化 老…
古代驻京办蕴含文化 老…
试论家谱所见底层文人对…
古代宫女知多少?
古代“老同学”的恩恩怨…
古代的“租房族”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制…
山水之乐与古代旅游文化
最新热门    
 
古代驻京办蕴含文化 老北京会馆保护喜忧参半 (2)

时间:2011-02-27 11:22:43  来源:不详

两条道路

会馆保护VS商业开发,“你死我活”?

曾被当下人戏称为中国古代各地“驻京办”、“北漂据点”的京城会馆,像一颗颗蕴藏着大量建筑、曲艺、民俗、唱答结谊等文化基因的种子,星罗棋布地散布在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默默地诉说着历史的厚重、文化的赓续。从承办会馆保护和利用论坛到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从保护性居民腾退到数字化手段助推,会馆文化集中的北京市西城区正着力消除长期以来留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盲区。

据统计,目前,在北京市西城区现存的101个会馆中,有94个被居民占用,有7个被用作办公场所和商铺。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会馆文化,北京市西城区决定加快对安徽会馆、中山会馆、粤东会馆等4处会馆的居民腾退工作,腾退以后集中修复会馆馆舍对外开放。

事实上,很多人担心会馆在修复后会陷入“有馆无会”的尴尬局面。那么,如何给会馆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呢?“静态的文化遗产只有与时代接轨,才能为当下人接受,孤立、静止的观点是行不通的。”李思拿传统京剧打了一个比方,她认为,“京剧固然是国粹,但看来看去就那么几出戏,让人爱之深,责之切。京剧不与时俱进,就成了博物馆艺术。而且在中国,京剧不像能剧在日本的地位一样,升华为一种带有仪式性的对传统文化的顶礼膜拜。京剧被人称作‘祖师爷留下来的玩意儿’,既然是‘玩意儿’,身份就下来了,大街小巷,庙会小摊,到处都可以看到京剧演出,人们不可能像日本观众欣赏日本能剧一样,带着一种敬畏的心态。如何保持,如何发扬本为大众却停在小众层面上的中国京剧,成为我们业界日益关注的问题。传承和弘扬原汁原味的京剧,我们既不能曲高和寡远离观众,更不能哗众取宠自降身段。”

在湖广会馆馆长霍建庆看来,会馆的保护也是如此。传承了几百年的会馆文化,如何才能在当代社会焕发勃勃生机,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会馆文化的魅力,商业开发利用是不是一定会破坏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其实不然。“现在京城会馆虽然不少,但修复并得以很好利用的并不是很多。文物不是死的、静止的东西,它也会随着时代发展注入适应时代的新鲜元素。如今会馆的经营发展,既然是企业运营、自负盈亏,就不可避免也完全不需要回避商业化。商业化只是一种手段,它的底线就在于,建筑本身的韵味不能改变,获利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湖广会馆可谓企业经营文化方面的典范。自1997年会馆重张以后,确立了以中国的戏曲文化、会馆文化、建筑文化、餐饮文化为主题的“三楼一馆”的格局,探索出一条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形成了北京独具特色的对外宣传窗口,打造了一张西城区亮丽的文化名片。据李思介绍,近几年,为了适应观众需求的变化,湖广会馆大戏楼采取了一系列全新的经营策略。开发“旅游京剧”打造经典小折子戏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