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刘梦溪谈文化传统:时下…
最新热门    
 
刘梦溪:国学与诗学

时间:2011-03-16 15:11:00  来源:不详
好的文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是中国国学的载体之一。经学离不开对诗学的研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里的“礼”,要与《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礼”相区别。礼、乐、射、御、书、数,大体是个技艺方法的问题,这当然也是国学的很重要的方法问题。刚才你谈到的一个重要观点,唐诗、宋诗、元诗、明诗、清诗,他们各有特色,各有发展。我想,这是国学的无尽藏,是非常博大的领域。很多大学者的集子,很多都有诗和文,不一定光是研究一个小学和经学的问题,诗本来就是“五经”之一。
 
    刘梦溪:《诗经》里的诗,和后来的文人诗歌写作,不能同日而语。《诗经》经过孔子的删订,温柔敦厚思无邪,有大公大德存在。中国过去的大学者的文集,一般都是把“学”,比如解《易》,解《语》、《孟》,研究《诗经》的传注什么的,放在文集的前头,末编才是自己的诗文。过去很少有大学者不会写诗的,这是中国学问的一个传统。当然有的写得好,也有写得不够好。但是诗文和“学”的轻重不一样。他们一般都不把诗文看成“学”。

    作为“六经”之一的《诗经》,跟后来文人雅士写的诗,是不同的概念。《诗经》是中国人文的源头,它的博大渊雅,是后来任何一个单独个人无法达到的。《诗》三百篇,已经成“经”了。它不仅是儒家的基本经典,也是中国学术的基本经典。不管是李白和杜甫的诗,还是苏东坡和黄山谷的诗,它们都不能叫“经”。区别就在这里。《诗经》所以被称为“经”,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礼仪德范、精神价值在里面,是可以作为中国人修身的教材的。古人蒙学开始,一般先念《诗经》,绝不是先念唐诗、宋诗。即使到了明朝清朝,发蒙的时候,也是先念《诗经》。先念苏东坡的诗,是要挨打的。李白、杜甫、苏东坡,词曲,白话小说,是自己偷偷念的书。《诗经》进入了学校教育,李白、苏东坡不能。《诗经》与后来的学者文人写的诗,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彼此的地位价值不一样。《诗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渊薮,是诗学的源头。我们不能说,杜甫、李白是中国文化的渊薮。他们都是中国文化的流裔。诸子百家、四部的学问,都是“六经”的流裔,诗文更是流裔的流裔了。
 
    范曾:我同意你刚才讲的,有些东西,是恒居不变的。这恒居不变是用什么来衡量呢?天下没有不变的事物。恒居不变是以我们人的生命的长度来衡量的。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我心头忽然升腾起两个词:道德和星空。道德,不会因为时代变化而变化。2500年前坏人的“坏”,和现在的“坏”无不同。2500年前,如何才是尊师重道,现在也一样。这是恒居不变的。康德另外有句名言,“本体什么也没发生”。为什么本体什么也没发生?本体是以几十亿年、几百亿年的长度来衡量的,以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来看,的确,本体什么也没发生。康德是大科学家,他也感到,有些东西是恒居不变的,比如道德。对诗学的问题,我们各持己见,你保持你的,我保持我的。我非常赞同你对道德理性的看法。
 
    本文是作者一次在中国文化研究所双周学术座谈会上的谈话。范曾先生在场,他对诗学是否包涵在国学的范围之内讲了重要意见。谈话由本所学术秘书廖齐先生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经作者校订,载2011年3月6日《人民政协报》。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