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试析陈寅恪——孤独的中…
吴学昭:杨绛与寅恪先生…
回忆父亲陈寅恪 目盲后…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读…
湖南凤凰古城与广东中山…
梁启超陈寅恪风貌再现 …
三姐妹联手出书忆父陈寅…
弟子、女儿出书追忆陈寅…
陈寅恪、贾平凹、李讷、…
试析陈寅恪晚年“著书唯…
最新热门    
 
陈寅恪借出毛主席书信平息换师风波

时间:2011-03-20 12:23:27  来源:不详
 

  图:陈寅恪全家合影

 请求换老师的风波


1954年,陈寅恪老师接替刘节老师教授我班(中文系5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古史。当时,中山大学是个很特殊的学校。在校学生中,华侨和港澳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60%,它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华人学子。因此,学生的思想状况异常复杂,系领导和学生会都抽出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思想工作中。因为我是从老解放区去的,被系里任命为班常务(即班长)。这样,我就成了沟通师生之间的桥梁。陈老师刚上两节课,一位从香港回来的余姓同学,说他代表几位同学请求换老师。其理由是陈寅恪老师那板书的“斗大”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讲课时吐字不清、夹杂方言音,不便记笔记……我觉得,这虽然是个别同学的意见,但问题相当严重要。因为在此之前中文系还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于是,当晚我就赶赴系主任王季思老师的家里反映这一情况。王老师也感到很为难,因为跨系解决问题并无先例。于是,第二天,他匆忙找到历史系的系主任刘节老师。面对此情况,作为曾经是陈老师学生的刘节老师更感到棘手。因为这涉及到两个系、还涉及到对老专家应有的尊重。经过反复考虑,系主任王老师决定让我私下里去做这位同学的思想工作,以免事态扩大。


不料我去后,这几位同学并不买账,反而说我是系里派去的“说客”,不替同学说话。最后,弄得我左右为难时,季思老师用了一个绝招:当时,学校的领导层都知道,毛泽东主席在阅读中碰到难解的历史问题时,会以书信形式向陈老师讨教。毛主席的信是一宝。于是,王老师专程去了陈老师家——东南区一号。季思老师直言不讳,他操着浓重的吴语说:“你知道我是很崇拜毛体的(指毛泽东的书法),能否借一封毛主席给你的信一用,以便临摹。”陈老师为人很率直,就把一封毛主席的信交给了王老师。于是,他便乘班会之机,传阅了毛主席的信。在会上,王老师十分庄重地对同学说:“连毛主席都尊重的老师,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尊重吗?此外,字写得好坏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学问的深浅。更何况对一位视力只有0.2的陈老师,我们要求他跟我们写一样大小的字,写一样工整的字,这不是强人所难吗?同学们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而不是求全责备。”系主任的一席话说得大家哑口无言。当陈老师得知此事时,只是一笑置之。他曾说:“我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有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陈老师对换老师风波淡然处之,显示出了一位学者的大度和宽容。


和陈老师一起看戏


除去工作上的正常交往,我与陈寅恪老师亲密接触是在中文系成立“戏剧研究小组”之后。当时,该组只有六七人,余懋盛(现任湖南省昆剧团编剧兼导演)任组长,我是其中的成员。由于中文系两位戏剧家——王季思、董每戡教授的重视,每周除了听两位老师的戏剧讲座,还有二三次戏剧实习——由学校派专车接送我们去广州看戏。我们看戏的范围极广,不限于粤剧。像京剧、昆剧、潮剧、湘剧、赣剧等都在我们的欣赏范围以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