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民间工艺向青少年抛橄榄…
从新春祈福观察中国民间…
儒家能成为一种民间信仰…
戏仿修辞:民间语文的学…
中国民间十大收藏事件揭…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 民间…
禅城木雕饼印行家申请“…
剪纸:民间坚守与文人参…
萧放:当民间信仰成为一…
“大美民间——中国年画…
最新热门    
 
民间泥塑艺人刘沅声 用泥土凝固千年客家风情

时间:2011-03-22 12:19:51  来源:不详

一块普通的泥巴,在他手中变成了讲述客家历史、风土人情的载体:携带家眷南迁的客家先人、勤劳耕作的客家妇女、古老的围龙屋、远逝的客家风俗……这些栩栩如生的泥塑出自广东梅县一位40多岁的民间泥塑艺人刘沅声之手。

近日,记者前去探访现居梅城百花洲的刘沅声,走进他简陋但宽敞明亮的工作室,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客家风情的大观园:8米长的客家大迁徙场景,形象各异的客家妇女、热闹的客家民俗活动场面……

刘沅声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几年来创造的客家风情系列泥塑,一共有50多组,300多个人物形象及物件造型,其中很多作品是刚从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展览归来。

“我认为泥土这一简朴的素材同客家淳朴的风情很吻合。”刘沅声说。记者发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最多的是在客家地区流传数百年、如今正逐渐消失的客家风俗故事。不过,他并没有过多地给作品着色,泥土黄灰的本色和千年客家风情相得益彰,极富感染力。

刘沅声1967年生于梅县南口镇赤水村,从小喜欢画画,因美术天分突出,被恩师陈智诚推荐成为梅县华侨中学首届文艺班美术专业的学生。但是,因家庭贫寒,从梅县华侨中学毕业后未能继续深造,但他对美术的追求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他利用业余时间,用泥塑的方式,表现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

刘沅声的创作素材一部分来自童年的记忆,如作品中的客家妇女形象有他母亲的影子,儿童形象有他和伙伴们年幼时的影子;另一部分素材则来自长者口中。他有空儿时喜欢到各个乡村跟老人攀谈,如一座名为《脊梁》的泥塑,就是他根据村中一位阿婆的故事创作的。

“当年这位阿婆的丈夫跟小叔一起‘过番’(旧时广东人到南洋谋生),丈夫经多年打拼凑足给妻子‘过番’的费用,正当她刚要上船,小叔的媳妇背着孩子追来,跪求让她们母子先过去,善良的阿婆同意了,但她永远失去了与丈夫相聚的机会。”在刘沅声的作品中,这位妇女弯着背,驮着孩子,翘首南望,眼里满是沧桑和期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州中国客家博物馆馆长见到他的作品,大为惊叹,便邀请他将创作的客家风情系列泥塑在博物馆展览。展览很轰动,原本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延续了近一年。随后,各地博物馆、艺术馆等纷纷邀请他带作品前去展览,奖项也接踵而来。

2008年8月,刘沅声的作品《新路》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全国美展”;2008年12月,其客家风情泥塑系列荣获“广东省第三届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2009年,其客家风情泥塑系列获“广东省第八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