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在澳大利亚工作的钱先生专程回国扫墓。
“我常年居住在国外,没机会在清明期间回国祭扫,去年在一个祭扫网站建立了网络纪念堂,表达对奶奶的怀念。”钱先生感慨道,“今年回国后发现清明祭扫的方式与前几年有很大不同,大家都用鲜花祭奠、植树祭奠了,既怀念了故人,又不破坏环境。”
随着祭扫观念的改变,网络祭扫、环保祭扫、低碳祭扫等开始走进生活。“现在的清明祭扫中透出了新意,更多了一份绿意。”钱先生说。
捧着鲜花悼故人
近来不少北京市民到八宝山人民公墓进行祭扫。今年北京春来得晚,但墓园里的松树和往年一样发出了新枝,唯一不同的是“花”多了。
家住北京的赵阿姨一大早就手捧菊花到墓园祭扫。赵阿姨说,去年她是带着纸钱来公墓祭扫的。她看见周围的人都用鲜花或是绢花进行祭扫,觉得用花代替纸钱的方式很环保,而且故去的母亲也喜欢花,于是将手中的纸钱投入墓园设立的箱子换取了一束绢花。
“今年我直接就带着菊花过来了,”赵阿姨说,“用花祭扫能传情,让人少一分哀伤,多一分怀念,也为环保出力。”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墓园里的人越来越多,“花”也随之多了起来。
“我刚来做志愿者时,清明节墓园烟雾缭绕,空气很不好,纸的灰烬也随着风到处飘。完成一天的志愿服务后,总感觉到头疼和气短。”在八宝山人民公墓当过几年志愿者的小王说,“从去年开始,墓园开始推行‘纸钱换绢花’的活动,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今年,大家都自发的带着鲜花来祭扫。”
在民众自发文明祭扫的同时,许多单位也参与到文明祭扫的宣传和推广中。北京石景山城管大队在公墓前举办“冥币免费换鲜花”活动,并设置文明祭扫宣传展台,倡导文明祭扫理念。
文明祭扫转观念
民俗专家介绍,近年来祭扫方式的改变与大众观念的转变有关。
“以前来祭扫,我总认为只有比别人家纸钱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