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斯舜威:康有为“盗经风…
“司母戊鼎”更名为“后…
《绛县师》石碑:为“天…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沈…
专家:非遗法出台有望为…
12月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黄会林:何为“第三极文…
元旦与春节的来历:农历…
解读清华简:何为《书》…
孔子曾为“入殓师”  更…
最新热门    
 
何为“清华学派”?

时间:2011-04-27 12:37:41  来源:不详
。其中多数是甫入清华便径评为教授。而按惯例,教授受聘他校后最初只能是副教授。清华气魄之大,冠居全国。
  1937年,日寇横行,抗日军兴,众校西迁,清华与北大、南开三强合一,组成西南联大。
  1952,全国院系大调整,地处京城的清华首当其冲,由一个综合性大学改造成一个多科性工业大学。学科建制的根本性嬗变,极大地紊乱了其文化生态;失去学科支撑的“清华学派”元气大伤[注: 词汇】元气 【注音】yuán qì 【释义】1.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2.泛指宇宙自然之气。3.指人的精神,精气。],颓势日显。
  “文革”期间,“清华学派”不仅学科建制荡然无存,且一大批“老清华”大受冲击,离开文化岗位,或老死或病逝,或被边缘化或被卷入政治,如陈梦家自杀(1966),李广田[注: 李广田(1906~1968),著名散文家、诗人,云南大学副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1952年),云南大学校长(1957-1959年)。]去世(1968),吴晗自尽,陈寅恪逝世(皆在1969年),等等。
  1990年代前后,大批“老清华”年事渐高,政界、文界的“老清华”大都[注: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即“可汗之城”,帝都之意。)。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京师。]渐然淡出历史舞台,如政界之姚依林、蒋南翔[注: 蒋南翔(1913~1988),杰出的教育家、中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江苏宜兴人。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和文界之王瑶、俞平伯、吴祖缃、曹禺[注: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男,本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省潜江县,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是中国现代剧作家以及戏剧教育家,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季镇淮、钱钟书、韦君宜[注: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女。作家。北京人。清华大学疑业。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延安。]等均告去世,“清华学派”走向终结。
  大致而言,“清华学派”始于1920年代中叶,终于1990年代末叶,时间跨度达70余年。其最主要的载体乃是清华国学院和清华文学院;文学院中,尤以文史哲诸系为最。
  “清华学派”的谱系    
  一般认为,朱自清先生的入教清华揭开了“清华学派”的序幕。只是朱氏“但开风气不为师”,入得清华后才开始学术起步。因此,“清华学派”的开创并不始于朱,而是肇始于国学院的建立,其第一代掌门人为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四子。细言之,四人大致出生在1870—1890年前后,在清季度过了至少约20年时间,而这20年,一般就构成其学思的启蒙期。他们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中,完成了各自的“童子功”训练。这样一个成长背景,决定了其无一例外地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国学训练,具有相当的国学根柢。此外,四子均有游学经历,广读西书,识见甚广,这就奠定了其西学造诣。这样,学贯古今、才兼中西的一个文化格局,就在晚近的中国标举了一种全新的治学路向,从而基本奠定了“清华学派”的文化格局和学思境界。
  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