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斯舜威:康有为“盗经风…
“司母戊鼎”更名为“后…
《绛县师》石碑:为“天…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沈…
专家:非遗法出台有望为…
12月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黄会林:何为“第三极文…
元旦与春节的来历:农历…
解读清华简:何为《书》…
孔子曾为“入殓师”  更…
最新热门    
 
何为“清华学派”?

时间:2011-04-27 12:37:41  来源:不详
华就任教授,年仅 25;贺麟归国后任北大教授,年仅30出头;张荫麟[注: 民国史家张荫麟,笔名素痴,1905年11月生于广东东莞石龙镇。幼年家境颇殷,富于藏书,父亲督教极严。其父去世后,家道中落。]归国后为清华教授,年仅三秩晋一;沈有鼎与张荫麟同时晋为教授,年仅 28;陈铨升为教授时,年仅而立;“本土派”张清常升任教授时,年仅29;至于钱钟书,更是在28岁就受聘为教授;邵循正、任华等人也都在30岁左右升为教授。甚至“本土派”的余冠英、萧涤非也在30多岁就获得了教授。对外校出身的也一视同仁。出身东大的陈梦家号曰“史学天才”,也在30出头荣升为教授。毫无疑问,这样一批30来岁的教授确保了“清华学派”持续强劲的后劲。
  因此,在全国范围来说,“清华学派”拥有一批最年轻、敬业的实力派教授,这就类于“五四”前后的北大,拥有一批年轻才高(平均30来岁、有留洋背景)的教授,当是最有活力的。所不同者,只是当时北大的“五四”青年热衷于“谈政治”,“读书不忘救国”;而清华少壮派则是安心于“做学问”,“救国不忘读书”。
  3.以学风论,兼顾文理;兼修文(化)体(育);兼资人文社科;兼通古今中外。要求既严,素质亦全。这在清华的课程设置上就可得到反映。清华极重文理的交融和文(化)体(育)的兼顾(如梁实秋就因体育未及格而推迟一年毕业,钱伟长也因体弱而差点被拒收)。文科学人多才多艺,如闻一多擅书法和金石篆刻;不少以理科为业的学人也兼擅文史,如华罗庚、顾毓秀等,这也并非罕见。
  清华重新学而不轻旧学,兴西学而不废国学。例如早年清华教育中对外语要求之严,是素享盛誉的,加之早年只招一二百人,所以往往只有极少数外语极好的学生才能入读清华。老一辈的陈寅恪、赵元任、汤用彤,稍后的梁实秋,更年青的邵循正、钱钟书、季羡林(甚至周一良)等人,都兼通六七门甚至20余门外语。这种现象,作为个案的出现可能有其偶然性,但作为普遍的现象,也许就有其体制上的必然性。当然,重西学的同时,也不轻“国学”。这种文化氛围和办学模式铸就了一大批通才和大家。执教清华的教师中,横跨学科的人亦不为少,如陈寅恪长期兼跨国文系与历史学系,还曾一度兼课于哲学系;钱端升25岁则兼事外文与历史学两系;张荫麟29岁就兼任哲学系与历史学系教师。“本土派”本科毕业的李长之,20余岁就在一流名校中承担了文史哲艺、中外文的教学;吴泽霖亦曾兼任社会学与人类学两系教授。于今而言,兼通文理,精通外语,几乎是成就大家的必备条件。这就可以解释,为甚么此后数十年中,成就卓异大家中,几近半数都出自老清华。
  4.兼盛文艺与学术。清华国学院草创之初,即强调要“研究高深学术”,此与北大(“研究高深学问”)相近。如果说最初的(留美)预备部还多有“预备”性质的话,那么稍后创立的大学部(本科及大学院)则贯彻了这一宗旨。大学之要乃是研究学问(学术),但多才多艺的“清华学派”成员,却并不以“学术”自封。他们不仅是精于学思,而且是才学兼胜;既精于学问,亦长于诗文。事实上,清华研究院及清华文学院的多数人物都盛产诗文,且品质不低。此中自以中文系最盛,数十年中历任系主任几乎皆为文章大家,吴宓、杨振声、朱自清、刘文典、闻一多、李广田大都如此。吴学兼中西,文章亦好;朱一直专事创作,在“五四”前后已是新文学名家;刘既是文史大家,亦是古文高手;闻早年已是清华才子,后为新诗名手、“新月”派悍将。日后出长清华的李广田虽说学历略浅,创作、评论却是成就颇丰,散文尤工。国文系的教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