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解玺璋:银幕上“关公战…
解玺璋:百度凭什么傲慢…
解玺璋:崔永元委员说真…
解玺璋:“阅读习惯”比…
辛亥革命前的冯国璋:辅…
解玺璋:反思虽好 也要诚…
解玺璋评电视剧《三国》…
解玺璋:为曹操翻案的负…
解玺璋:植入广告挑战智…
解玺璋:读书何以成为问…
最新热门    
 
解玺璋:拿什么拯救京味戏剧?

时间:2011-05-13 11:02:42  来源:不详
 

    作为北京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一种补充,我们看到,近些年来,包括风味小吃、年节风俗、老字号、老玩艺儿在内的所谓北京传统文化,正在复活,而“申遗”所带来的利益诱惑,更使得所谓传统文化的发掘成为一直以来京味文化复兴的热中之热。这在有着深厚的宫廷文化、贵族文化、士大夫[注: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中世纪,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为中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文化以及市井文化的北京倒也并非难事。北京人的优雅趣味和文化消费心态,本来就是京味文化的一部分。这不仅表现为北京市民的文化素质,也直接体现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但由于这一切越来越明显的商业[注: 是一种有组织的为顾客提供所需的物品或服务的一种经营性行为。商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而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目的和政治企图,它们与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体验却渐行渐远,甚至京腔京韵也日益沦为一种表情夸张的炫耀,而京味写作则更多地成了对老北京说话腔调的拙劣的模仿。

 

    这种局面的出现恰好映照了京味戏剧前景的不容乐观,并成为致力于京味戏剧创作的剧作家难以出头的原因之一。所以我才敢说,京味剧作家正面临着断档的危险。这绝非危言耸听。事实上,北京城的消失以及城市的迅速扩张,原有居民的被迫[注: 被迫 拼音: 解释: 1. 受外界迫使。如:敌人被迫放下武器。-beipo]迁出和新的移民的大量涌入,首先是使原有的文化传统,特别是生活方式失去存在的根基,久而久之,不仅北京将丧失其“味”,而且,最终丧失的还有生长这“味”的土壤。无论高兴也罢,伤心也罢,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试想,如果京味戏剧已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未来岂不堪忧?

 

    不过,也还有另一种可能,即通过新的戏剧创作,参与到新北京文化意味的创造之中去。在这里,新京味戏剧将是新京味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它也将受益于自己参与创造出来的新京味文化。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新京味戏剧或许不该过分地沉溺[注: 沉溺 chénnì 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