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万里长城到底有多长?各…
网络最流行体试写江苏高…
遂川发现第四纪冰川时代…
孔子现身台湾脸书 使用…
辽宁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发…
观点新闻:网络和教育存…
陶东风:网络写作的最大…
网络语言受中小学生追捧…
张炜:现代文学“掉链子…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
最新热门    
 
网络时代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杀手还是守护者

时间:2011-06-16 10:14:06  来源:不详

  今年农历端午节前夕,一段“粽衣女体盛”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开,几天内链接超过200万条。不少网友质疑,“申遗”成功后的端午节,居然变得如此媚俗。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一则题为“童子尿煮鸡蛋”入选东阳[注: 东阳市-东阳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属金华市,面积1739平方公里,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素有“婺之望县”、“歌山画水”之美称,被誉为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和工艺美术之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新闻,在网上被转载了3万多条次;另一则有关某地“摸奶节”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闻,也有近2万条转载。

 

  这些与保护文化遗产完全背道而驰的网上转载以几何级数上升,相当一部分网友感到“不可思议”“岂有此理”“忍无可忍”。有网友呼吁对文化遗产的“媚俗化”必须严打。还有一些网友认为此类借助网络的推波助澜之举,纯属炒作,应当煞一煞个别地方政府部门利用“申遗”和“入遗”噱头,打造“奇异”民俗景观,达到变相敛财的歪风。

 

  网友“宵台汉”分析,文化遗产变成“三俗”的背后,是把“申遗”变成“生意”的“唯经济论”和“唯政绩论”。署名“王兴”的网友在微博上留言说,如果都是在拉升GDP为主导的思路下“申遗”,反而会破坏遗产,导致过度开发。

 

  在国内几大微博平[注: 博平镇-茌平县博平镇是全市唯一的“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全市“十五强乡镇”。是茌平西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309国道和009、075省道交汇处,邯(郸)济(南)铁路境内贯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台上,与“文化遗产”“申遗”等词汇沾边的微博注册账号不下数百。一些挂着“遗产”名号、行“植入式广告”之实的微博账号,网友应者寥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