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复制”与“抄袭”—邢…
杨义:毛泽东诗词的历史…
《辞海》版“风水”释义…
马未都与春晚的纠纷意义…
曾永义:《酒话联翩说礼…
历史与演义:周瑜的赤壁…
中国的现代主义:不彻底…
最新热门    
 
邢福义: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

时间:2011-07-04 10:52:49  来源:不详
)有的时候用来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理智分析。比如:“大器晚成是中国画的一条规律,因为中国画是阅历、修养、功力的积累,涵养不到,格调、境界也就不到,这不是靠巧智可以捷达的。”(《人民日报》1996年8月15日

 

    (二)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是由“厚积而薄发”紧缩而成的成语。“厚积而薄发”见于苏轼[注: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送张琥》:“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见《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 这是苏轼送给同科考[注: 来源 1、清朝每届乡试前,各省学政巡回所属举行的考试。科考合格的生员才能应本省乡试。亦称科试。2、科学考察的简称。 相关条目 清朝 乡试 考试考察-kekao]中的同事张琥的一篇杂说。

 

    “厚积薄发”反映了我国学界历来崇尚的朴学精神,强调做学问要有厚实的功底,在厚厚地累积的基础上薄薄地挥发,以保证著述的谨严可靠,无可挑剔。这是一种优良学风。因此,这一成语常常用来劝导别人。例如:“要珍惜时间,注意积累,厚积薄发。”(《人民日报》1996年3月4日)“劝君莫染轻浮气,厚积薄发效先哲。”(《人民日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