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复制”与“抄袭”—邢…
杨义:毛泽东诗词的历史…
《辞海》版“风水”释义…
马未都与春晚的纠纷意义…
曾永义:《酒话联翩说礼…
历史与演义:周瑜的赤壁…
中国的现代主义:不彻底…
最新热门    
 
邢福义: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

时间:2011-07-04 10:52:49  来源:不详
2002年1月17日)更常常用来赞扬那些可为楷模的人。例如:“厚积薄发是他为文之道,耐得寂寞是他为人之道。”(《人民日报》1988年5月24日)“几十年的书海远航,培养了他深厚的史学基础和文学[注: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修养,一俟把笔为文,即可做到厚积薄发,从心所欲,而决无艰窘之态。”(《人民日报》1993年12月17日

 

    跟“厚积薄发”相反的是“薄积厚发”。目前,学风浮躁,某些导向性措施容易把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引向急功近利。于是,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长平[注: 长平[地名],长平[出版人]]快”。文章长,质量平,写得快!这是“薄积厚发”的结果,对学科发展极为不利。这一点,已经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和尖锐批评。举两个例子:“现在某些学术文章往往不是深入浅出、厚积薄发,而是浅入深出、薄积厚发——本来研究很浅,但写出的文章似乎很深,若仔细推敲,却又言之无物,此即是这种虚华与浅薄的表现。”(《人民日报》1999年11月27日)“不少人做学问不是‘厚积薄发’,而是‘薄’积‘厚’发,甚至‘没’积也发,剪刀加浆糊,连篇累牍,好像‘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嘴尖皮厚腹中空’。”(《人民日报》2002年1月17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