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四库全书》数字化 文…
邓小平:“问数字”、“…
国内数字版权第一案终审…
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古籍…
古籍出版不擅赚钱易被忽…
古籍出版悲壮突围 市场…
古籍出版悲壮突围 市场…
古籍出版悲壮突围 市场…
中国数字出版门户网站“…
国图3年内停止外借图书…
最新热门    
 
古籍数字化:风景背后

时间:2011-07-19 11:56:24  来源:不详
    现在,研究室里只有寥寥一两个研究人员还在从事[注: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congshi]这项研究;而由于古籍识别系统日常使用太少,研究室入口处的公共演示平台也根本没有装入这套系统。

 

    这种局面,让丁晓青深感痛惜。在她看来,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就是用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链接”进当代,不论对于古籍的保存还是中华文化的传扬,都是功莫大焉。她也深信,要真正实现古籍数字化,“核心就是要解决古籍的识别技术问题”。在她眼中,古籍识别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古籍收藏单位提供的图像浏览方式不能进行全文检索;而人工录入校对古籍电子文[注: 子文,又称斗谷于菟,春秋时代楚国令尹。-ziwen]本的成本大约是每页8-10元,录入一册古籍的全文则[注: 文则 拼音: 解释: 1.文章的法则。-wenze]需要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现在我们只能靠一份责任感来艰难、缓慢地推进这项工作。”整个采访过程中,丁晓青反复追问一个问题:“谁为我们的技术买单?”

 

(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