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张炜获奖感言:为人生写作 |
 |
时间:2011-9-22 10:16:15 来源:不详
|
|
|

图为张炜发表获奖感言
2011年9月19日晚7:30,第八届茅盾[注: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及文学评论家。常用的笔名有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行。《你在高原》的作者张炜(微博)接受颁奖并发表了获奖感言。
雷达:《你在高原》是长长的行程之书,在广博的大地上,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诚挚反映中国人的生活,不懈求索理想的高原。以巨大的规模和整体性视野,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在长达十部的篇幅里,它保持着饱满的诗情,和充沛的叙事力量,为理想主义者绘制的气象万千的图景。《你在高原》恢弘壮阔的浪漫,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追问有力的彰显了文学对人生崇高的信念和想望,谢谢!
第八届茅奖颁奖礼张炜领奖
来源:新浪读书 曹灿:《你在高原》-张炜
“两年之后,凯平和帆帆把农场转手他人,他最终还是奔赴高原,在战友的协助下办起了一个新的农场。我电话询问他们的异地生活,两个人听起来高高兴兴,声音清晰响亮。最令我难忘的是这几句,“这里高,这里清爽,这里是地广人稀的好地方”。他们的话,他们的声音都有一种诱惑力。我对雷子说,“我……我真是想念他们”。然而我还是难以停止东部的游走,从山地到平原,踏遍了每一个角落,我发现自己的魂魄丢在了这里,许多事迹留在了这里,朋友也失散在这里。你千里迢迢为谁而来?为你而来。你历尽艰辛寻找什么?寻找你这样的人。你呀,不居闹市,不住华屋,身在穷乡僻壤,在山地或山外之北的海滨、平原到处游荡,就像泥里等待生根的种子,又像一粒沙子撒在这平原上。你摇动着被太阳晒的黢黑的瘦长身躯,生生追寻,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你为了什么?需要什么?不知道,我只是想念,我只是我被一只无形的手牵拉着往前。你是谁家的汉子,又是谁家的孩子,我的出生地离这儿不远,我就是这片平原上的孩子,我从这片平原上走出,在山里长大,在闹市中停留,然后出门四方游荡。你不怕危难,不怕鞭打,不怕死去活来的折磨,也不怕死亡。我不能轻易说出一句不怕,我得好好琢磨琢磨,死可不是一件小事,但是我知道人[注: 道人 拼音: 解释: 1.有极高道德的人。 2.炼丹服药?p修道求仙之士。 3.道教徒;道士。 4.佛教徒;和尚。 5.佛寺中打杂的人。]不能回避[注: 回避通常指司法人员对与本人有特定关系的案件避不承担办理该案的任务,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利于诉讼的正常进行和对案件的公平、正确处理,也有利于司法人员避开嫌疑。]遭遇,遭遇就是不期而遇。苦难和欢 [1] [2]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