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普通宣纸增值近百倍 青…
普通宣纸增值近百倍 青…
普通宣纸增值近百倍 青…
普通宣纸增值近百倍 青…
评:文化原生的期待
红楼梦的“原生态”读本…
甘肃原生态民歌:“花儿…
河南发现有260多年历史…
土楼交响乐响彻国家大剧…
大型原生态歌舞《羌魂》…
最新热门    
 
原生状态的瞬间唤醒——访书法家、篆刻家朱培尔

时间:2011-10-14 11:50:03  来源:不详
尚未能够达到的一种理想。我想这也是我对作品集内容取舍的出发点。 


  问:我们在这套书的每卷本的扉页上都[注: 元上都,或称上都,即开平,位于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1256年),命刘秉忠建王府于此。]看到同样一段话:“使瞬间成为永恒,使不曾说成为一种可说,使混沌与迷茫化为某种意义上的明晰”,这是您接近知天命之年的一种艺术理想,还是另有所指? 


  朱培尔:这句话其实不是我现在写的,10多年前我的一篇文章就有类似的表达。但这次的表达更直接、更清晰,因此是我一个相当长阶段思考的结果。就像做这套书一样,3年前的混沌与迷茫,现在一下子变得明晰。但这个“明晰”,必须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而不是一种孤芳自赏。同样,瞬间的凝固,必须是一种升华后的凝固。其实现在很多所谓的作品,也算是一种凝固,如果没有升华则也就没有永恒。要使不可说成为一种可说,首先必须使自己感动,只有把感动自己的过程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够感动自己的读者。我想我们要凝固的正是这种境界,而绝不是一种极端的、粗糙的或者自以为是的东西。我们每个人的创作,都是一种凝固,是自己思想、情感与行为方式的凝固,但每个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往往相去甚远。 


问:对于书、画、印同步交叉创作,多方面进军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之间也有审美观照。您如何处理书、画、印创作之间的关系? 


  朱培尔:艺术需要天分,我不否认这方面有点遗传与小小的天赋。但我不是那种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的才子型人物[注: 何永安[香港富商]-何永安,男,香港富商,前亚姐曹央云丈夫。拥有多间上市公司的富商何永安,高峰期身家曾达3亿美元,后来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致身家缩水。]——伟大的艺术家大多不是靠学出来的。我创作的前提就是轻松,不能有任务的性质,不是从早做到晚就能出好的作品。创作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对生活本真的汲取,一种灵机的一动,一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宣泄,一种自然的有感而发,当然还得加上一点小小的天赋展现。 


  问:维特根斯坦曾说,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思想的逻辑思维图像是艺术。思想和艺术不等同,但有相似性。请问您创作的最初思想和最终呈现出来的艺术表现能保持很高的契合度吗?您如何看待前后之间的差异? 


  朱培尔:西方的油画与雕塑,其艺术的高度往往取决于这种相似的程度,但在中国画尤其是中国书法的创作中,这种相似度有时并不太高,这既是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在表现方式上的巨大不同。齐白石[注: 白石 (1927~),本名周德恒。河北乐亭人。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讲“似与不似之间”,那个不确定性,与他笔下形神俱备的造型与意境,那个准确与肯定,显然与他最初的思想相去甚远。其原因我觉有三:一是中国艺术的创作过程,大多是一次性的(即使是山水画的积墨,也是在一开始基础上的逐步堆积,而不是油画的覆盖),而一次性的过程,决定了它与最初思想上的距离;二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更多的是一种灵性与灵机的表达,一种率意的生发,但这些都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三是中国书画的材料尤其是宣纸、水墨交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