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跃 王羲之 120×116cm 金粉 矿物色
岩彩画的命名不过短短的一二十年时间,但它拥有的却是一个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画种。所谓岩彩画,泛指以矿物颜料为主要材质的绘画形式,以动物胶为黏合剂,绘制在特制的麻纸、布或绢上。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色彩单纯鲜亮、覆盖力强且年久不变色。敦煌[注: 敦煌市-敦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东经92°13′-95°30′,北纬39°53′-41°35′。东西分别与安西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相接。]艺术之所以伟大,并在唐代达到艺术的高峰,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岩彩的使用,虽历经[注: 历经 拼音: 解释: 经历;多次经过:~劫难ㄧ小庙~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已残破不堪。-lijing]数千年,但它形成的色彩与线条所构成的飞动之美,依然光彩依旧。东方人的这种平面、团块的装饰色彩体系与西方人以光学为基础的写实色彩体系交相辉映,构成了人类色彩学的基本框架。今天,当我们拂去往日的尘埃,岩彩,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发显示出它艺术生命独有的光辉。其中的魅力,首先是岩彩画有自己的审美内涵,它的各种色相及其应用往往与中国人的阴阳五行说、祭祀、天地、生命、礼仪等紧密相连,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精神思想,它的语言属性具有观念、抒情、装饰的特质。当下,人们关注这一古老画种的回归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我们纵观岩彩画在中国创作现状,尽管局部不乏好作品,但大多数作者仅停留在岩彩肌理材质带来的快乐之中,比如或对传统神像的局部模拟,或是壁画的简单制作,停留于材质、形式的实验阶段。许多画家沉湎于岩彩带来的视觉效果,整体面貌上给人以脱离时代,远离生活的感觉,缺少画种本身的使命感、时代性和社会的担当意识。
我们分析今天岩彩画作者的队伍,具体有两大方面的弱势:
一、全国各地尽管不乏以岩彩作为主攻方向的画家,但却难以形成较强的群体优势。尽管少数美术学院开始培养岩彩画人才,但相比较国、油、版等画种,岩彩画的教育没有形成规模,其教学不够规范,缺少严格明确的教学大纲,师资队伍也比较匮乏。尽管岩彩画家的队伍比以前壮大,但较零散。
二、许多岩彩画家往往对自身修养、基本功等问题不大注重,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不够严谨,大都[注: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即“可汗之城”,帝都之意。)。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京师。]满足于小趣味的表现。缺乏应有的素描和色彩功底;缺乏创造精神;有的作品工艺性过强,一味强调制作,有的作品过于简单浮夸,缺少应有的深度和力度……因此,确立中国岩彩艺术的现代品质成为当前极为迫切的课题。
绘画的物质材料、语言形式、精神意蕴三大元[注: 大元”,即元朝(公元1271年—1370年)的正式国号。 “大元”,是中国第一个把“大”字加入正式国号之中的朝代,之前各朝的“大”字均为尊称。]素中作品的精神因素是第一位的。用康定斯基的话说,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