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席慕蓉:最初的阅读,让…
平民教育在“新民”——…
北京城最初的旧城改造 …
北京城最初的旧城改造 …
河姆渡:人类最初的家园
汉初的过秦思潮及其影响…
汉初的过秦思潮及其影响…
汉初的过秦思潮及其影响…
论田锡与宋初的文学批评
程章灿:学者周勋初的魏…
最新热门    
 
赵朴初的禅茶诗

时间:2011-11-7 12:35:00  来源:不详

中国是世界茶的发源地,在中唐以前,茶主要不是饮品而是食品,其功能主要是服从于药用与食用两大目的。 

  
    被后人誉为“茶圣[注: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注: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或云自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是中唐颇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巨著。正是有了诗人与茶圣的双重身份,使得陆羽成了将茶事引入审美领域的重要人物。影响所及,使唐代的茶学观念由“吃茶”的实用性开始向“品茶”的审美性转变。同时,以茶禅入诗的也散见于唐代诗歌。 
  

    赵朴初喜爱饮茶,自称茶蒌子,还经常以茶禅入诗,深得饮茶真趣。他的茶禅诗中有五、七言各一首: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诗中朴老化用唐代卢仝的"七碗茶"诗意,引用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林法语,自然贴切,生动活泼。 

  
    阅尽几多兴废,七碗风流未坠。 
    悠悠八百年来,同证茶禅一味。 

  
    朴老乃当代佛门领袖、圣门旗帜,正如孔凡礼先生所说,“朴老生长在四代翰林之家,国学涵濡,得天独厚;佛家经典烂熟于心……”(《浅谈周磊纪念朴老二联》,安徽文艺出版社)朴老深悟禅理,又精茶道,茶与禅是相通的。饮茶之所以能参禅,缘于茶道中的“精”与“俭”。精指茶道中的严格规定,俭即不奢华。饮茶需将心品味,参禅则要息虑体味。两者均以主体感受为重。茶僧尚俭,参禅贵精,求的都是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朴老不仅诗词艺术已臻化境,他又精熟茶经、茶史,善用茶中典故。研究茶禅文化的学者认为,朴老的茶诗,颇得茶禅真谛。 
   

    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日,朴老访问日本,拜访了京都[注: 京都[日本京都],京都[中国京都]]清水寺一百零八岁的长老大西[注: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建立的农民政权。1643年在武昌初建。1644年张献忠占领成都后称帝,正式建立政权,年号大顺。]良庆。中国及日本的茶人,称一百零八岁为“茶寿”,因茶字的偏旁部首可拆开分解为“艹”与“八十八”,合起来即为一百零八。大西良庆长老以香茶待客并赠给朴老一木制茶盘作为茶寿留念,上刻长老“一“字及”吃茶去“法语。朴老深受感动,特献以汉俳三首回赠: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