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邓涛:辛亥革命时期的武…
革命与改良:辛亥答案的…
梅兰芳:辛亥北京见闻
陈永霞:辛亥革命时期的…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楚望…
辛亥百年·后人访谈①辛…
史论:辛亥革命是“一朵…
李阿敏:古代中国人起诉…
毕淑敏:读书如交朋友
曲黎敏:养生书热是青春…
最新热门    
 
马敏:辛亥革命与亚洲视角

时间:2011-11-16 11:11:31  来源:不详
部分革命志士的亚洲观中,一个主要的思想就是亚洲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亚洲的命运必须由亚洲各国人民自主决定,“(亚洲人民)要脱离欧洲的束缚,不做欧洲的殖民地,要做亚洲的主人翁”。同时,亚洲各国又完全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能试图成为亚洲的霸主,针对日本当时的军国主义[注: 军国主义militarism 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国家生活的各方面都为军事侵略目的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制度。现代军国主义是帝国主义战争和侵略政策的产物,又是推行侵略战争政策的一种手段。]倾向和称霸亚洲的企图,孙中山晚年特别对日本人民呼吁,“日本究竟做西方的鹰犬,或是做东方王道的干城,就在于你们日本人民去详审慎择”(孙中山:《大亚洲主义》)。

 

    回顾孙中山当年的呼吁及“二战”期间日本所走过的弯路,历史的经验值得记住。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再来反思亚洲的复兴与重建,如何走出历史的阴影,实现民族和解,建立起战略互惠关系,推动亚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共创亚洲和平崛起的愿景,是亚洲各国包括中日之间一个无法回避的热点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东南亚国家所组成的“东盟”,以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等所倡导的“东亚共同体”,某种意义上正是一种新亚洲意识的体现。当然,从新亚洲意识到亚洲共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受到诸多历史恩怨和领土纠纷的阻隔,亚洲各国要真正平等共处,建立起类似于欧盟一样的共同体还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但我们若能彼此尊重各自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摆脱一国中心和一种价值观念独大的偏狭思维,抛除历史的成见,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共融中来探索亚洲民族和解与国家合作的新架构,或许能为亚洲争取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