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李黎光:书画纸品牌印记…
周有光:49岁半路出家研…
周有光:要让全世界华人…
葛兆光:既“杂”且“多…
白先勇忆幼年时光:颠沛…
徐永光:赵本山的《捐助…
“中国健美运动之父”赵…
画坛骗术大曝光:真画家…
最新热门    
 
李黎光:纸与书画

时间:2011-12-2 10:34:41  来源:不详
没有超过…的。如: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奉献。 相关条目 桑榆暖 甜津津 亦都护 托尼贾 苦草属-moguoyu]清初的“四王山水”。王时敏[注: 王时敏 (1592-1680),明末清初画家。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王锡爵孙。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桢初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称为“王奉常”。]、王鉴、王翚、王原祁[注: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四人无论笔墨功夫或是艺术修养,不要说在当时,就是随后的几百年里也没有几个人能望其项背。“四王”未曾明言平素爱好使用哪一品种的纸,通常认为“四王”的艺术功力似乎已到了“善画者不择纸”的地步,其实不然。存世的“四王”山水画有千余件,小部分绢本,大部分为纸本。纸本作品中有麻纸、茧纸、高丽纸等,但多数为玉版笺。“四王”精彩、具代表性的画作多画于玉版笺。这说明“四王”对用纸是有讲究的,玉版笺当为“四王”标准用纸。明末清初这种檀皮或以檀皮为主的早期宣纸,其性能与“四王”的笔墨技法相契合,可使其意境墨趣相得益彰。其实,“四王”的用纸理念如同他们的画理一样秉承于董其昌[注: 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董其昌对纸是有讲究的,他66岁时在《山居图》题记中写道:“惜纸素小劣,末尽笔思”。什么纸?这里没讲。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王鉴73岁时所作的《仿董其昌山水》,王鉴在画上题道:“董文敏酷爱高丽笺、玉版笺,取其腻滑如凝脂,运笔不涩滞。余筒笥中偶得此纸,即仿思翁笔意而成之”便是明证。顺便提一句,该幅《仿董其昌山水》即明宣德玉版笺。“四王”鼓吹并实践“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注: 大成(1989年4月26日—)男,歌手。韩国5人男子组合BIGBANG成员之一。另外也有同名韩国演员姜大成(1980年08月22日—2010年10月29日)。]”的绘画理想,除了他们自身具备高超精湛的笔墨技巧之外,如果没有合适的载体材料,其艺术魅力还是要打折扣的。相仿的例子甚多,书坛上像清乾嘉朝的梁同书也擅用腊笺等内库纸,但用虚白斋纸所作的书法无论气局,情趣都更胜一筹。刘墉[注: 刘墉[清朝官员],刘墉[台湾]]则相反,他对腊笺、洒金笺等内库纸显然更得心应手,作书能臻于笔丰墨肥,绵里裹针的妙境,而在熟宣上则略显逊色。现代山水画大家傅抱石也是用纸圣手,任意一种纸一经他赋墨施彩便成精品佳构。但是傅抱石那墨空濛苍润、笔莫辨起讫的山水画,唯有在纯韧皮纤维纸上方能挥洒得声情并茂,出神入化。但凡此类书画家,对纸虽有偏爱,然不挑剔,不过此类用纸高手现代明显少于古代。

 

    还有一部分书画家,一生专嗜一种纸,这一种纸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