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LV进驻中国国家博物馆引…
图书馆不拒乞丐“旧闻”…
李汉秋舒乙等倡议:以重…
专家建议:安阳大墓先称…
陈众议批苏童《河岸》太…
民俗专家建议:把端午节…
世界月球会议:太空探索…
网友提议:路名+名人=…
全国报刊会议:确保转制…
四川凉山傣族乡集体倡议…
最新热门    
 
陈众议:有形的守望 无形的乡土

时间:2011-12-26 19:41:18  来源:不详
    曾几何时,我等满腔热血,信誓旦旦,立志扎根农村干革命;可转眼之间,清山绿水变成了“穷山恶水”,学习对象也被疲惫的内心贬作了“老土”和“刁民”。希望的田野不再是希望所在,美丽与噩梦的界线迅速混淆。但是,当我们真的远离了曾经于斯的土地,那土地也便梦牵魂绕般神奇和伟大起来。这就是感情,这就是乡情!今年我读到的少数记忆深刻的作品,恰恰与此有关。其中,阎连科的《我与父辈》是一部圣奥斯丁或卢梭式的忏悔录,却又不尽是忏悔。它字里行间洋溢的悲悯和沉思超越了寻根文学。虽说它是两年前出版的,但我再次细读却必得在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之后。且说《中国在梁庄》也不是今年的热门图书,尽管它去年面世时也曾在坊间引起不小的反响。我之所以要重读这两本书,并顺便推荐给重情重义之人,恰恰是因为工作需要。习惯使然,除工作需要之外,我尽量让自己的阅读不追风、不从众。但正因为工作需要,今年我不得不重读《百年孤独》,当然主要是范晔(译)本。由于新经典公司斥巨资引进了它的版权,中国读者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从马尔克斯的魔咒中解脱出来,堂而皇之地细细品味个中奥妙。我说过,这回我读出了它的保守。在改朝换代的大革命时期,保守无异于反动和落后。但以常态论,保守并非贬义词,它充其量是中性的。与此同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情感基点,乡土犹在,但乡情却正在离我们远去。而乡情或故土意识的形成显然与我们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注: 概念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方式有关。从最根本的经济基础[注: 经济基础是一个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名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看,中华民族是农业民族。中华民族故而历来崇尚“男耕女织”、“自力更生”。由此,相对稳定、自足的“桃花源”式小农经济和自足自给的自耕农[注: 定义 自耕农是以小块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单个家庭为经济单位,从事耕织相结合的个体农业劳动的农户。他们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生活被绝大多数人当作理想境界。正因为如此,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么依恋故乡和土地。反观我们的文学,最撩人心弦、动人心魄的莫过于[注: 解词 【词语】:莫过于【注音】:mò guò yú【释义】:1. 没有超过…的。如: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奉献。 相关条目 桑榆暖 甜津津 亦都护 托尼贾 苦草属-moguoyu]思乡之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乡思乡愁连绵数千年而不绝,其精美程度无与伦比。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及我们所在的亚洲,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奈斯比特、托夫勒等人所说的第二次、第三次浪潮。欧洲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在流浪汉小说至现代主义作家的笔下慢慢流淌。惟马尔克斯后来居上,以史诗般的毅然决然和磅礴气势纵览古今并先声夺人。首先,《百年孤独》用极其保守乃至悲观的笔触宣告了人类末日的来临。其次,《百年孤独》的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并非简单的“现实加幻想”(况且世上没有哪一种虚构作品不是建立在现实和幻想基础之上的);事实上,真正的魔幻在于集体无意识的喷薄。马孔多人通神鬼、知天命,相信一切寓言。这是因为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