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奢侈品牌发展需要文化传…
中国人如何过“新”春节…
中国作协召开2012年第一…
邢台:用国学经典塑造道…
春节是中国人怀旧的日子
近百年来学术演进成果 …
1月30日 中国历史学家吕…
专家座谈《李土生手抄国…
图书学术影响力不再“说…
从古典山水诗文看祖国河…
最新热门    
 
中国学术论文如何打好“国际牌”

时间:2012-2-1 12:09:33  来源:不详
 

    对于目前中国高校对教授以发表论文为工作考核条件之一,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为获得文凭[注: 文凭,在古代是指官府发给的证明文书。在如今的社会,用它来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文凭虽然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把文凭于能力对等,文凭也不等同于文化。]条件之一的现象,高文说,英国对教授和研究生并没有这样的硬性要求,这使他们不是迫于完成任务而去做研究、写论文。另外,发表论文的数量及质量是英国研究机构在接受评审时必须具备的内容,“但也只是评审内容之一,还有其他许多类评审来决定他们是否通过评审,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得到政府的资助和支持。总的来看,英国学术界发表论文的压力并不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发表论文并不重要,在国际学术界,发表论文仍是学术界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对促进彼此[注: 介绍 彼此 :bǐ cǐ 意义 ①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ㄧ~互助。②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常叠用做答话):‘您辛苦啦!’‘~~!’。]间的合作有着巨大作用。”

 

    由此可见,中国论文要提升质量,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更多元的评价体系,营造出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学者不再为论文而论文。

 

    采访中,高文还专门向记者提及,工程类学生学习不能“为技术而技术”。“我注意到,中国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非常注重学习技术知识,但在英国,工程类学生除了学习技术知识,还要学习金融、财务、项目开发管理、团队合作交流等等多种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学习,不仅让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受益匪浅,同时,也会让他们拥有一个开阔的视野,一旦时机成熟,可能是在学术上,也可能是在工程技术创新上,也可能是在工程管理上,便会有所建树。”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