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流沙河:直面无诗时代(…
李葳:与流沙对话 同荒…
社科院李河:在现代社会…
邢台沙河出土先商时期钵…
李银河:伪娘非简单异装…
李银河:王小波是天才 …
李银河:中国最大多数的…
广州“沙河粉”申请非物…
李银河:所有主张男女平…
最新热门    
 
流沙河:直面无诗时代(2)

时间:2012-2-10 11:40:13  来源:不详

不读诗会导致精神的残疾[注: 残疾是一种心身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由于躯体功能或精神心理的障碍,不能或难以适应正常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因病致残称病残 。]

诗歌的位置被搞反了

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晨报:不过,人的审美趣味总是在不断改变的啊?

流沙河:我不相信今天谁还可以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诗歌理论。你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今天喜欢旧体诗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多是年轻人,远远超过了喜欢白话诗的人,这说明什么?

北京晨报:难道今天该提倡旧体诗?

流沙河:当然不是,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唐宋旧体了,老年人可以怀旧,年轻人还是应该去发展中国的现代诗,但这就要从传统那里更多继承,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看到这样的气象,也许将来会改变。像这样旧的没继承好,新的又没创造出来,所以大家只能去读旧体诗。

北京晨报:上世纪80年代,以“朦胧诗”为代表的新诗曾影响广泛,为何今天已成绝响?

流沙河:我一点也不反对“朦胧诗”,所谓“朦胧”,是一个表现出来的样式,它的前提依然是要有浓厚的诗性,在这一点上,古今并无二致。但上世纪80年代的问题是,大家把诗的位置搞反了,许多人连文章都写不好,却去写诗,也成了诗人。诗本来是文学体裁中的最高阶段,可从上世纪40年代后,它却被当成是文学入门,这固然能配合宣传,可不需要宣传时,这些诗也就死亡了。

纯粹的诗才能传下去

北京晨报:中国有漫长的诗歌史,可为什么后来白话诗却长期走不出困境呢?

流沙河: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统治者[注: 统治者 tong zhi zhe 〖the ruler〗 所谓统治者,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统治的领域具备一个国家的性质,他在同时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