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品“智”生活·汉字:“…
品“智”生活·汉字:“…
文娱圈亟待打假 “古玩…
“智慧·魅力——美国人…
语言与文化:漫谈诗词品…
《光明日报》推出:201…
故宫文物藏品“跃然纸上…
古代奢侈品“鼻烟”:晴…
何丽野:“仁”与“智”
湖湘名品“打包”亮相文…
最新热门    
 
品“智”生活·汉字:“足”之漫想

时间:2012-4-10 20:25:51  来源:不详

足,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会意字。《说文解字》云:“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按甲骨文[注: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认为是现代汉字的初型,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字形,上面的方“口”像人的膝盖,下面的“止”就是指脚。

 

    足的基本意义大体有三:脚、腿,包括器物上功用类似于人脚的部分;充足,足够;满足。这些意义自不用多说,而从“足”的字形和内涵生发开来,我们可以产生很多有趣的联想。

 

    最直观地看,足的构造可理解为“口止”,即少说多做。菲律宾[注: 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英文: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原总统拉蒙·麦格赛赛曾发表过一个有史以来最为简短的演说。某次他应邀在一个场合讲话,起身便说:“我是实干家,不是演说家。”然后就坐下了。这个常被引用的经典案例正说明了这个道理:若能少说多做,其实已经“足”够。

 

    足也可理解为上“口”下“走”,即“口”以“走”为基础,正契合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之意。

 

    天下万物,有足者种类数量众多,然而,无足者亦常有。蛇无足,却可以在草丛间和沙漠里疾走如同闪电;鱼无足,却可以在水里大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