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版权局回应著作权法草案…
2012中国版权服务年会举…
长篇小说《金瓶梅人物榜…
国内数字版权第一案终审…
百度风波引思考:版权保…
百度版权之争或峰回路转…
百度版权之争或峰回路转…
中英出版商研讨数字时代…
国家版权局493万元重奖…
影著协被起诉 版权公司…
最新热门    
 
“版权之争”古已有之:宋朝的“反盗版”

时间:2012-4-23 10:06:53  来源:不详
盗版这个词,宋代以前的人断难说出,因为要能盗版,得先有版可盗。雕版印刷术始自唐,到宋人才开始大规模用于印书。
  叶德辉[注: 叶德辉(1864—1927),湖南湘潭人,字奂彬,一作焕彬,号直山、光绪进士。授吏部主事。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撰《轩今语评》、《长兴学记驳义》,]《书林清话》卷二有“翻板有例禁始于宋人”一节,首开对反盗版的学术研究[注: 孙武兵法初探序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克劳塞维茨曾指出;战争不是神物,战争是发展的科学,余窃以为以兵圣孙武为代表的中国兵学思想文化无疑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杰出典范;同时又]。他家藏的五松阁仿宋程舍人宅刻本《东都事略》有牌记云:“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这就好像在自己额头上刻字:“不许偷我版权。”
  光说不行,还得有惩罚措施。南宋学者祝穆写了本地理书《方舆胜览》,自序里有这样的话:我这些年编写的书,又刻版又印刷的,花了好多时间和银子,就怕贪钱的人盗版,弄得我血本无归。现在好了,我在官府挂上号了,谁敢盗版,“追人毁版”。
  揭露盗版书的不好,也是反击盗版的一个办法。还是宋代,非著名学者段昌武写了30卷《丛桂毛诗集解》,印行后被盗版。他侄子段维清就说了:不良书商盗窃我叔叔毕生的心血,印出来的书首尾都不搭,还加字减词,乱改。
  不管怎么样,古代反盗版都是个人行为,政府不怎么管这事,除非你家大业大,有的是洋蜡。宋代重文,盗版书有利于文化传播,“文纲甚宽,故官书均未申禁。”(叶德辉语)
  事实上,对盗版的看法,除了作者大多表示愤怒之外,历代政府、读者都不在意。因为在传统中,对于著作权的认识跟西方大相径庭。虽然孟子说,读诵诗书要知人论世,但古书多不题撰人,确是不争的事实。《周易》谁写的?《尚书》谁写的?
  清初学者陈启源说:“盖古世质朴,人惟情动于中,始发为诗歌,以自明其义。非若后世能文之士,欲暴其才,有所作辄系以名氏也。”写个三言两语,就署上自己的名字,生怕别人不知。古文献专家余嘉锡认为陈启源之言“可谓通达”,虽然说的是《诗经》,但道理可以类推。
  嬴政见到《孤愤》《五蠹》之书,叹不得与作者同游。李斯说“这是俺的同学韩非写的”,秦王才知道。所以,古人写书,不为扬名,但为传道。周秦古书不提作者,有提作者的,多半是后人妄增。这一点,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在《古丧服经传无子夏传三字说》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匿名作书的传统让作者很郁闷,即使是司马迁,想让人知道《史记》是他写的,也只得写一篇文章——《太史公自序》来自证。
  在这样的传统下,我们对盗版、对著作权、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