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吴佳珅:期待“圆梦计划…
记录汉代屯戍生活 学界…
期待会所的文化转身
上海谚语入选国家非遗 …
易中天:我不是公共知识…
高校:期待行政与学术分…
媒体关注“南海一号”二…
周明华:期待教改路上多…
大国学的期待:《大国学…
大国学的期待(2)
最新热门    
 
期待早日建成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空间——访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

时间:2012-5-21 12:21:58  来源:不详
共产党的拥护、景仰之情,选择本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作为礼物托访问团带回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些礼物成为中央政府[注: 中央政府centralgovernment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地方政府的对称。负责统一领导全国地方行政工作,集中掌握国家的国防、外交、财政、内政等行政职权。]接收的第一批直接来自民族地区的珍贵文物。

 

    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工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相继在全国全面铺开。在旷日持久的调查中,一大批学者从专业研究角度,收集了一大批珍贵的民族文物。

 

    随着这些文物的增多,同时为了适应新中国民族工作的需要,周恩来[注: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李维汉和费孝通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及专家学者多次建议并积极推动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事实上,建立中国民族博物馆,其初衷是在于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国家需要创建一座博物馆,来表达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需要创建一座博物馆,来强化包括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交融、和谐关系。

 

    记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国民族博物馆又有哪些新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