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澳Ⅰ号”第三阶段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即将启动 |
 |
时间:2012-6-1 12:21:16 来源:不详
|
|
|
中新社汕头6月1日电 (李怡青 陈妍 周培杰)记者6月1日从“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采访了解到,承担汕头“南澳Ⅰ号”打捞任务的打捞船“南天顺”号已经顺利到达南澳海域。汕头“南澳Ⅰ号”第三阶段水下考古发掘将视天气情况和海况择期进行。
2007年5月,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连续两天查获两宗盗捞海底古瓷器案件,缴获海底瓷器138件。从此,沉睡海底400多年的“南澳Ⅰ号”向人们揭开其神秘面纱。在前两个阶段的考古打捞工作中,共打捞水下文物两万多件,发现25个古沉船船舱。
记者采访了解到,考虑到天气及工作安排等原因,汕头“南澳Ⅰ号”第三阶段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与往年相比在时间上有所推迟。据介绍,此前两个阶段的考古工作都是在4、5月份就开始了,当时南澳海域的天气情况和海况都很不稳定,往往是在前一天刚刚把覆盖在沉船上的泥沙冲走,第二天就遇到大风天气,打捞船不得不回港避风,等天气好转要继续工作时,又得重新做抽沙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因此,第三阶段的水下工作推迟至6月份开始,这个季节天气较稳定,有利于顺利推进水下工作。
据了解,参加本次水下考古工作的考古人员将比前两个阶段多,5月31日已经有部分水下考古人员到达南澳,并把设备、物资等搬运上打捞船。而另一部分考古人员先到广州进行短时间的集训后再回到南澳参加水下考古工作。
明代沉船“南澳Ⅰ号”的抢救性发掘,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六大考[注: 介绍 清代的一种考核官吏的制度.凡翰林院出身的中,下级官员.第十年左右,临时召集一次考试.不得以任何理由缺试,名为大考.考试结果,最优者予以特别升擢(音ZHUO二声)可由七品超升四品,劣等分别罚俸-]古新发现之一。目前已探知“南澳Ⅰ号”古沉船船长35米、宽8米,比预计长出近10米。据专家判断,“南澳Ⅰ号”的年代为明嘉靖[注: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7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45年(1521年5月27日-1567年1月23日),年号嘉靖。]至万历年间。(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