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专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石硕:历史上藏人向中原…
古城墙“保卫战”:历史…
《柳如是》:历史中的性…
毛曦:历史学视阈中的洪…
赵炎:将生母赶出家门的…
如何还原真实鲁迅? 严…
夏炎:古代官员的政治“…
“泰山学者”陈炎:保护…
“泰山学者”陈炎:保护…
最新热门    
 
赵炎:历史上哪位科举考生升官最快

时间:2012-6-24 12:16:22  来源:不详
予职事官等等,且待遇更为优厚。但有一点跟唐代一样,那就是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升迁也最快。
    有宋一代三百余年,凡担任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注: 参知政事原来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李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宋代,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枢密使及其副使等宰相、副宰相者,多为进士科出身。南宋初年战乱,岳飞、韩世忠等人也曾凭军功出任枢密使及副使,那只能是例外,和平时期绝无可能。因此,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如南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诚哉斯言。
    需要说明的是,同样是进士出身,在宋代也分三六九等,不同的等级,会直接影响到仕途的升迁速度。如宋代进士科,分为一等进士及第,二等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而且每个等级也分名次,如一等第一名,就是通常所说的状元,依次为榜眼和探花。考中第一等进士的考生,前程绝对无忧了,升迁起来估计跟火箭一般,温度计插进开水里是什么样,考生的升迁速度大概就是什么样。
    举个例子,比如宋太宗977年丁丑科状元,叫吕蒙正,仅用三年,就拜官左补阙、知制诰,升参知政事(副宰相)用了六年,升宰相用了十一年,这个速度恐怕是史无前例的,在整个科举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人(唐代崔湜并非正牌进士)。而鼎鼎大名的王安石,就是因为没有考中第一等进士,升任参知政事花了整整二十七年(1042--1069),在赵炎看来,这是典型的蜗牛速度。即使同为第一等进士的文彦博,也因为不是状元,升副宰相花了整整二十年。
    前文中提到的那个南宋的吕祖谦,是最身有体会的。他在二十五岁时就当官了,只不过不是因为科举,而是沾了他曾祖吕好问的光,因此,吕祖谦并未看重这个官职,他甚至没去上任。直到孝宗隆兴元年,他终于考中博学宏词科和进士科,拿到了双学士文凭。但成绩依然不理想,可能在三等之外,于是,宋孝宗格外开恩,特下诏对吕祖谦“减二年磨勘,堂除差遣”,发榜时将他放在了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按照宋代惯例,“两科皆优选,宜有以旌其能,资叙超升,是亦常典,可特授左从政郎,差遣如故”。也就是说,虽然吕祖谦不是状元,但具有两个文凭,升迁速度还是应该很快的。遗憾的是,命运老是跟雄心勃勃[注: 雄心勃勃 拼音: xióng xīn bó bó 简拼: xxbb 近义词: 雄心壮志、野心勃勃 反义词: 万念俱灰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释: 勃勃:旺盛的样子。]的吕祖谦为难,在他短暂的十七年官场生涯里,先后因为父母去世而守丧六年,三任妻子及子女相继去世,又给他的精神以巨大打击,根本无心拼搏官场,直至临死前,他才做到国史院编修官与实录院检讨官。何谓命不由人、事与愿违?这就是。
    科举考生的升迁速度,到了明清两朝,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进士科的一二三甲进士,若想以后升迁快,就需要进入翰林院再“深造”。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其他人等必须经过考试,合格者才能进入翰林院,成为所谓的庶吉士。
    明清的科举考生,一旦进入翰林院,就等于跨进了官场快车道。比如明代有“非翰林不入内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