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申遗预备名录排位数惊人…
赵氏孤儿辨疑:赵武非遗…
刘巽达:“外滩申遗”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陕西新增34处非遗教育基…
上海半数非遗“人老艺衰…
60位非遗传承人获首批“…
蔡武:非遗保护是未来上…
非遗需要传人更需要观众…
非遗项目遭遇挣钱难 市…
最新热门    
 
“非遗”潮绣作品年均升值两成 传承人青黄不接

时间:2012-7-15 21:57:14  来源:不详
高,但在目前就业市场上,年轻人可以轻易找到两三千元以上的工作,并不愿意每天坐十个钟头一针一线慢慢学习。所以潮州几大潮绣工作室都只有十来个刺绣师傅。“不久前我们招了18名学生,包吃包住给补助,但最后只留了4个人。”孙庆先说。
  从整体看,潮绣面临的困境在潮州乃至全省的工艺美术中并非特例,据谢金英介绍,潮州剪纸、银饰、香包、麦秆贴画、花灯等传统工艺都接近绝迹,只有极少数人还在从事这些工作,同为国家级“非遗”的大吴泥塑也只能走小众路线,全市只有两户在做,而他们正是硕果仅存的传承人。
  出路 依托热销产业 吸引职校学生
  潮绣的制作和市场两头冷热不均现象一直是当地工艺美术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按照目前的模式,潮绣带头人都可以活得很好,但要进一步发展便铺陈不开,处处受限。
  谢金英介绍,为了鼓励潮绣艺人,政府曾考虑设立专门基金进行定期奖励,但最后囿于财力,变为一次性补贴,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一次性补贴8000元,省级和市级分别奖励5000元和3000元,这在客观上很难起到实际作用。
  一些工艺美术师便开始自己想办法。从7岁开始接触潮绣的孙庆先说,创新永远是潮绣最重要的出路之一,只要保持其艺术性和市场热度,后继乏人的问题便能慢慢解决。
  康惠芳认为传统潮绣可以和潮州市的支柱产业婚纱、礼服结合起来。最近深圳一家旗袍生产公司找到康惠芳,希望她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她知道要大量应用并不容易,因为成本太高了。“我自己的儿女也开婚纱礼服公司,然而他们首选的仍是珠绣、织绣等成本低、效率高的工艺。但长远看,把潮绣引入这些热销行业势在必行,因为市场分很多个层面。”
  培育人才,则是所有人的共识。在康惠芳的工作室,记者遇到25岁的曾振辉,这位毕业于潮州市陶瓷学校的职校学生因为对潮绣有兴趣来到这里工作。一年前,康惠芳还招收了十几个职校学生,尽管一年后留下的只有2人,但总算有了新鲜血液。偶尔也有一些在广州等地求学的美院学生,希望拜师学习潮绣,如果有灵气又愿意吃苦,潮绣大师们都乐得传授技艺。但对于雄心勃勃[注: 雄心勃勃 拼音: xióng xīn bó bó 简拼: xxbb 近义词: 雄心壮志、野心勃勃 反义词: 万念俱灰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释: 勃勃:旺盛的样子。]的潮绣界而言,好的绣工,仍然是太少太少。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