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湖南江华发现疑似瑶族文…
湖南画家独创“钩连书法…
湖南省博将闭馆三年改扩…
湖南攸县发现一处宋代窑…
地方文献研究的一渠清流…
第八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
世界最大陆羽头像茶叶画…
数万民众湖南炎陵祭拜炎…
湖南沅陵发现清代辰州府…
专家称湖南白竹山古文石…
最新热门    
 
湖南汝城现存710余座古祠堂 亟待保护和开发

时间:2012-8-9 11:14:51  来源:不详
寄托与亲情伦理,是家族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是维系一个家族情感的纽带。汝城的先民或慕汝城山水,或仕宦留居,或躲避战乱等,他们聚族而居,一村一姓,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了一个极强的宗族组织。为了与祖先们保持精神上的联系,不忘祖根,族民们便修建了祠堂以奉先祖神灵。
  “欣赏一座古祠堂,犹如穿越一段历史的长廊;会晤一座古祠堂,犹如聆听一位苍老明世的长者心声。”这是不少人欣赏完古祠堂后的感悟。融宗族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于一体的古祠堂,是汝城特有的民俗文化结晶,是见证汝城历史与变迁的“化石”。
  徜徉于古祠堂间,双龙戏珠纹饰、浮雕、透雕、彩绘等精湛的装饰艺术,让人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置身于明清时期的楼宇台阁之中。花鸟虫鱼、梅兰竹菊、瑞兽、吉祥纹饰等精美图案,既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惩恶扬善的教化意义,也体现了湖南明清时期装潢艺术的特色与水平。
  土桥镇金山村的卢[注: 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其奔跑的速度飞快,在三国历史中最显眼的一处便是背负刘备跳过阔数丈的檀溪,摆脱了后面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氏家庙(叙伦堂),始建于明万历[注: 明朝万历 万历(1573年 - 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万历这个年号一共48年,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三十三年(1606年),2006年5月31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卢氏家庙坐西南向东北,门前18米左右有一个直径30米左右的半圆形池塘,据当地人介绍,“气聚成水,气动成风”,池塘有聚气之功。池塘之外有数千米的空旷之地,暗示“门前开阔,鹏程万里”。祠堂的左右两边是居民住宅,其高度都在祠堂2/3左右,左右基本对称,其位置都在祠堂稍后一尺左右。远远望去,祠堂就像一个龙头带领一群子孙向前迈进,充分体现了古人尊重并继承祖先优良传统和个体发展服从整体和谐的设计思想。祠堂的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侧门,颜色以红色为主,有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之美感。檐下如意斗拱下额浮雕了多种彩绘图案,龙凤八仙、双龙戏珠等图案栩栩如生。额枋正中书蓝底金字“南楚名家”赫然醒目。祠堂内有两个天井采光,有天地气场相通之意,旨在“天人合一”。
  汝城古祠堂的平面布局大都采用三间二进或三间三进的形式,两进之间设有天井,形成对外封闭、对内敞亮的风格,既便于通风和采光,又便于排泄雨水。大部分祠堂各进之间逐级递升,有“步步高升”“连升三级”的寓意。祠堂的建筑面积一般在300平方米至400平方米之间,大的上千平方米,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两侧或一侧另设祭祀库、厨房等设施。厅堂内的梁柱采用粗大独根木柱构建,气派、稳重。一些祠堂两旁设有“礼门”“义路”的巷道,是仿文庙建筑格局。
  汝城古祠堂中的碑刻有着明确纪年,在古建筑考古学上为湖南明清古建筑的分期断代提供了客观的标准。古祠堂就像一部建筑百科全书,令人流连忘返。
  展望:亟待保护 走旅游开发之路
  由于地势复杂,交通险阻,加上汝城人素有修祠护祠的历史传统,近代社会几次较大的文化破坏运动基本没有对汝城古祠堂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汝城古祠堂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它们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存,是研究古建筑、古文化、古宗法、古民俗的重要文物实证。
  为了保护好古祠堂,近年来汝城县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一是遴选了一批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较高的古祠祠堂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提高古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