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经典古籍成盗版重灾区 …
经典古籍成盗版重灾区 …
国家图书馆推出“文津经…
“长城永恒”历代经典长…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
经典时光:对经典的定义
诗经入唱词变靡靡 娱乐…
诗经入唱词变靡靡 娱乐…
田永清:中外经典毕业赠…
“国学经典系列”启迪人…
最新热门    
 
经典时光:与文学经典对话

时间:2012-8-16 12:15:32  来源:不详
号之一、官名、学者专家的尊称、对年纪大的老师的尊称等。]们为后人缔造了文学经典的时代,那一部部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必将穿越今后的无数世纪,始终照彻人类历史的夜空。

 

    就我对西方文学经典的阅读而言,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雨果的《悲惨世界》、梭罗的《瓦尔登湖》、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都为我们与文学大师笔下的不朽思想和经典人物进行心灵对话提供了范例。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人物是堂·吉诃德。这个看上去疯疯癫癫竟与风车进行搏斗的小丑般的形象,即使在问世多年之后的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1818—1883)所处的历史时代,也曾经“是与荒唐、愚蠢这几个字意义相等的”(屠格涅夫《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倘若我们对作品中堂·吉诃德那句“不过我希望您能觉察出,我并不像一眼看上去那么疯癫愚鲁”的道白没有像堂·吉诃德所期望的那样予以觉察,恐怕会同样把这一不朽人物等同于荒唐、愚蠢的代名词,从而忽略堂·吉词德身上所具有的丰富的典型意义。但是,文学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也因为它们造就了无数经典的阐释者。多年来年,文学史[注: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同属文艺学的范畴。-wenxueshi]家一直津津乐道着下面这个不乏神奇色彩的史实,这就是屠格涅夫在《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1860)一文中曾经指出过的:世界文学史上堪称最伟大的两部经典著作:莎士比亚的不朽悲剧《哈姆雷特》的第一版与塞万提斯的传世小说《堂·吉诃德》的上集“是同一年出现的,同是在十七世纪初叶”。这个偶然的时间巧合在屠格涅夫那里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学意义:“我感到《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同时出现是值得注意的。我觉得,这两个典型体现着人类天性中的两个根本对立的特性,就是人类性赖以旋转的轴的两极。我觉得,所有的人或多或少地属于这两个典型中的一个,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或者接近堂·吉诃德,或者接近哈姆雷特。”

 

    屠格涅夫的观点既提示了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这两个文学典型对人类理解自己的天性的意义,同时也启发我们去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文学经典所应该具有的魅力和品质。一个反映着人性的基本层面的文学经典形象,其重要特征是多重阐释性,这取决于人物本身的丰富性。堂·吉诃德这一形象之所以经得起后代评论家的一再阐释,正是人物本身内涵的丰富性所决定的。在无数评论者汗牛充栋的评论中,至今最好的阐释也许仍旧是屠格涅夫在1860年所作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