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2012中国奉化弥勒文化节…
中国当代名瓷收藏十年记…
中国当代名瓷收藏十年记…
《诗说中国史》系列缝合…
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
揭秘中国应用最广泛的学…
揭秘中国应用最广泛的学…
崔延强 郭平:当代学者…
“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审…
刘晓:从文物中寻找中国…
最新热门    
 
中国当代名瓷收藏十年记(1)

时间:2012-9-1 11:40:27  来源:不详
新出现的一些苗头和问题,也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警醒。我在和艺术家和收藏家的交流过程中,对以下几个重大的问题,分歧相当之大。如果仅仅是作为所谓的理论上的探讨,似乎还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论;但是具体到每一件作品,藏家的取舍就会体现出来。我们对此,有必要进行梳理:

1. 当代名瓷的艺术性与工艺性。陶瓷主要划分为日用瓷,工艺瓷和艺术瓷。前二者,当然要把其工艺性放在首位。如果工艺有问题,则直接影响使用或直观,或者对特定工艺的收藏。而艺术瓷,粗分为一般的艺术瓷和名人瓷。有了这个限定,讨论起来就方便许多。

我同时也觉得,当下许多对当代陶瓷的评论中,对这个概念不慎了了,将艺术性和工艺性,要么是混为一谈,要么是对立起来,其实都不过是一个伪命题。既然我们把当代名瓷纳入“大美术”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说,陶瓷艺术家首先在心态上,应当把自己视为美术家。如是,陶瓷,就如同宣纸,画布一样,不过是美术家表现自己艺术情感的媒介而已。当然,陶瓷,作为泥与火的艺术,同其他媒介相比,自有其材料上的特殊性,藏家对这种特殊性,当然要仔细认真研究;但充其量,对于艺术家而言,它是手段,是过程,而不是终极评判的结果,更不能被某些产瓷区视为自己创作的专利。在实现美术家的创作意图上,媒介是平等的,具体到一件作品,又是一个取舍的关系。我们的艺术评论,将会在未来把当代陶瓷放到当代艺术或当代美术的范畴来,而不应当是当下将二者独立分列的尴尬境地。这关系到我们的陶瓷艺术家创作的出发点,也关系到收藏家未来的价值取向。这二者的相互作用,必然对当代名瓷的未来走向产生深刻的影响。

既然我们应当把当代名瓷的艺术性放在第一位,从藏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美术史,当代陶瓷史以及当代工艺史的学习与研究,就十分必要了。历史构成的要素之一,是人物。我们应当认真地研究:在当代艺术家中,有哪些人是真正在陶瓷艺术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相比较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注: 《明史》-《明史》是清代官修的一部反映我国明朝(1368—1644年)历史情况的纪传体通史。全书336卷,其中目录4卷、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新中国[注: 【1】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 拼音: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 英语: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PRC) ,]成立不过六十余年,是历史的一瞬间。可就是在这短短的六十年,名人瓷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的社会地位,从而使中国当代陶瓷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能够积极投身到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洪流中,创作出反映这个时代特征的作品的艺术家,将会取得相应的历史地位。可惜的是,历史上的“重官轻民”的思想真的是根深蒂固。表现在创作上,强调体制,强调传乘而否定创新。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某些人打着所谓“创新”的名义,投机取巧。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