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华文明为何传承不辍?…
具有中国气派中国文风的…
坚决反对中华书局垄断古…
三馆联展“朱痕积萃”—…
李艳:中华民族观的内涵…
古籍整理能否享有版权 …
中华文化促进会二十华诞
“中华书局诉国学网二十…
《中华医藏》编纂工作启…
一本好读的中国通史简写…
最新热门    
 
书写中华民族五千年“家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记

时间:2012-9-18 12:06:06  来源:不详
目的而推动对方使之行动。-cushi]中国学者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文明的话语表达体系,而这也将是对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的一大贡献。

 

    “尽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一时期已经步入文明社会的门槛,中华文明五千年绝非虚言。”王巍说得非常坚定。

 

 “在田野上放牧青春”

 

    考古从来就不是一门书斋里的学问,需要的是经常下“田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时间短、工期紧,参与工程的中国考古人常年奔走于都市与乡村之间,抛家舍业、备尝艰辛,在古与今的对话中挥洒青春和汗水。

 

    何驽10年来平均每年都有5—6个月工作和生活在陶寺遗址发掘现场。由于经常动手铲刮平面,他的右臂比左臂粗,右手拇指下的掌垫肌肉比左手厚,留下特有的“标记”。

 

    “撇妻离子,工地是家,家是旅馆”,这是考古人生活的常态。何驽告诉我们,同组高江涛博士[注: 博士是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如某科系哲学博士(PhD),理学博士(DSc/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