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民老物件引怀旧潮 网…
武汉发现日军侵华理论书…
陈占彪:国民党反对日本…
对话收藏家许明 中国民…
对话收藏家许明 中国民…
中国国民的“文学生活”…
8月20日 中国同盟会成立…
7月9日 张居正逝世 国民…
陈独秀的可贵之处:生活…
广州艺交会:中国民间工…
最新热门    
 
国民老物件引怀旧潮 网友:感谢单调而充实的时代(1)

时间:2012-9-20 13:16:32  来源:不详
棉花。“那时候那棉袄暖和,但不灵便。 ”已经年迈的老人,记忆也有些模糊,耳朵也有些背,他始终不告诉记者自己姓什么,自顾自地念叨当年的棉袄。

老人说,当时他家庭条件并不好,随着越长越大,棉袄变小了。那一年是母亲偷偷把自己棉袄上的棉花,添在了他的棉袄里。

老人很怀念有母亲的那些 “暖冬”,“那些棉袄,现在一个都没了,可惜了。 ”现在老人穿羽绒服,儿女给买现成的棉裤,用棉花做的棉袄,再也找不见了。

撞衫时代:衣服[注: 衣服即衣裳服饰。今泛指身上穿的各种衣裳服装。当今服装面料种类繁多,有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呢绒、皮革、化纤等等。-yifu]料子不是蓝就是黄

吉林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王庆祥告诉记者,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所有的丝制品和菜都是凭票供应的。生产布料的就几家厂子,所以几乎所有人家里的床单、被面、手帕,甚至是衣服,都是一样的花色,“撞衫”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

王庆祥的老伴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她告诉记者,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一个在供销社上班的,可牛气了,因为能挑点好菜买。“每天早晨菜运来,最多只能买一两斤,买多了人家就不卖了。 ”

那时候穿的衣服,基本都是手工做的,衣服料子不是蓝的就是黄的,全是织出来的横竖纹布。王庆祥的老伴总能想办法把每家领的二人布料,再给儿子挤出一条裤子。

“那时候家家都会做点针线活。 ”王阿姨回忆,一条床单铺了很多年,中间的地方磨出洞了,很多人家便从中间剪开,然后把床单的两头拼接在一起继续铺,这么一铺可能就是五六年。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