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谢文:“SCI崇拜”为何…
张学良身边的红色谍工:…
最新热门    
 
谢文郁:儒家五常新释

时间:2012-10-24 12:16:13  来源:不详
追求“义”(合适)的原始冲动。从最简单的羞耻感开始,一个人先是在一些事情上,然后是在许多事情上,最后是在所有事情上,都做得得体。达到了这个程度,他就成了贤者,为众人的榜样。

 

    对“义”作“宜”解,孟子是从合适的社会关系这个角度来谈论“仁义”二字的。进一步,如果一个人体会到并按照一种合适的社会关系生活,他就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他的为人处事就成为一种规范,对于他的后代起示范的作用。这就是“礼”的出现。简单来说,礼是建立在仁义基础上的,是仁义的形式化表达。就顺序而言,我们先有仁义,才有礼节。然而,我们注意到,仁义对于人的意识来说是内在的,是当事人关于完善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一旦形式化而成为礼节,它就成了一种外在约束,反过来强迫人们严格地加以遵守。特别地,对于后一代来说,他们关于仁义的理解尚未达到父母的理解水平,而父母却要求他们遵行礼节;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礼节就是外在的强迫性的。这里,我们看到,仁义和礼节之间存在着某种张力。为了解决这里的张力,孟子在礼的执行问题上加了一个“权”字。这个“权”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权”就是自己琢磨着怎么做才是合适,即权宜。人们以为行礼这件事仅仅是一个不用思想的行为。在孟子看来,行礼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任何情况下,行礼都涉及了当事人对礼的理解。人对礼的理解到哪个程度,行礼就到哪个程度。比如,对于一个儿童来说,他完全不明白父母强加在他头上的礼节。开始时,他仅仅是处于父母的威严而不得不遵守。但是,渐渐地,他开始理解父母的强迫性要求,并在内心认可这些礼节,从而自觉地遵守。可以看到,“礼”可以引申出关于礼的思想。孟子称之为“智”。

 

    智就是关于礼的理解。礼是仁义的形式化表达。因此,关于礼的理解也就是关于仁义的理解。《孟子·离娄上》还提到另一个争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从礼的角度看,娶妻需要上告父母(孝的一种表现)。舜在这种情境中陷入这样的困境:如果舜告诉其父母,就不可能得到父母的允许而娶妻;如果不告,则违反了礼(不孝)。孟子认为,人们关于“孝”有不同理解。告诉父母而不娶则无后,这个无后的结果是不孝;不告诉父母而娶,不告这个动作是不孝。因此,舜不告而娶是一种孝的行为,乃君子所为。这里提出的问题是,人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