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由西学说到国学:中世纪…
专家学者共商清代南部县…
莫言致信国图、读者:今…
百余学者共聚第三届世界…
《永乐大典》残本两岸重…
评:中国节被冷落洋节受…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荆楚文…
精武文化走向世界 专家…
著名西域文化学者杨镰再…
清华学者希望梁启超档案…
最新热门    
 
学者:中国富豪和社会的关系偏离了正常形态

时间:2012-11-8 12:14:54  来源:不详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被网友戏称为“一条特大号秋裤”的“东方之门”,其缔造者[注: 一般指对创建某个组织、有形的无形的群体甚至国家,或精神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缔:结在一起,屈原《九章·悲回风》诗:“气缭转而自缔。]杨休不久前公开表示,“未来还将在中国的几个发达城市再建4座‘东方之门’”。 
  53岁的杨休可能也很纳闷,他在苏州金鸡湖畔投资近90亿建造的“东方之门”,为何会在微博上一炮而红。而他自己用手机上微博只潜水不发言,默默地关注着“秋裤”热潮的猛烈来袭和悄然退去。就在杨休放言还要再造4座“东方之门”后,再次在网上引发许多争议,有批评者调侃道,“城市什么时候变成了晾秋裤的地方”。
  随着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作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城市建设也成为最重要的公共问题之一。面对越来越多耗资巨大的建筑,引来的却是无数批评和口水,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打造我们的城市呢?对此,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认为:“意识流的、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不能和城市本身的文化融合,反而是相抵触的,必然不会让民众喜欢,更不能让人们舒适而自在地生活。”
  建筑不能与文化相悖
  北京晨报:对于“东方之门”缔造者杨休“还要再造4座”的宣言,很多网友是持批评和不赞成的态度,对此您怎么看?
  夏学銮:从报道上看,这座建筑是外国的设计公司设计的,他们可能并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因此在他们看来别出心裁的作品,放在中国的城市里,在中国人的眼里,就会觉得不那么好,甚至很古怪。
  北京晨报:建筑和文化有什么关系?
  夏学銮:城市建筑的风格最重要的是要和城市文化相结合,不能相互抵触,当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审美情趣,乃至城市的历史文化,包括建筑的历史文化,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于建筑的观感。当然,我们今天在快速的现代化,但是现代化并不意味着没有历史文化,现代化本身也要和文化相融合。在今天,许多意识流的、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很多,这些建筑也往往会引来争议,原因就在于此。
  城市也有城市格
  北京晨报:同样的建筑,在不同的城市中复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和影响呢?
  夏学銮:类似“秋裤模式”是否可以在中国的城市中大规模推广呢?我觉得不行。一个城市要有城市的风格和个性,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城市也有格。城市格就是一个城市的独特性,是城市文化的体现,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奇形怪状,更不能和城市文化相悖,标新立异并不能表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更不可能成为城市格,反而会让一个城市没有了格调和文化。
  北京晨报:如何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夏学銮: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整体工程,因此城市建设的管理者应该有通盘的把握和认真的思考,完全商业化的建筑太多,对于一个文化意味深远的城市,并不是好事。
  夏学銮:让富商更具社会责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家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同样的一套图纸,同样造型的建筑,在各个城市里无限复制。这种流程式的操作,绝不仅仅是“东方之门”一个。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奇形怪状的建筑能够不断地在城市里建造呢?
  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表示:“我国改革开放30年,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同时也催生了不少富商和大企业家,但是他们与社会的关系到今天还未达到一个正常的状态,这和我们发展的时间太短有关,也和我们特殊的发展方式有关。有些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