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陈平原:图书馆的学术使…
学者:古代未曾禁止妇女…
书里书外皆风景——读陈…
作家马原:全民都在谈成…
作家马原:全民都在谈成…
陈平原:如何建立中国大…
陈平原:《读书的“风景…
陈平原:问世间,“学”…
陈平原:中文百年,我们…
陈平原:中文百年,我们…
最新热门    
 
陈平原:文学课堂内外的“笑声”

时间:2012-11-30 15:08:06  来源:不详
二是氛围,第三是对话,第四是回味——二十世纪中国的“大历史”、此时此地的“小环境”,加上讲授者个人的学识与才情,共同酿就了诸多充满灵气、变化莫测、让后世读者追怀不已的“文学课堂”。

 

    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北京大学的文学课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查1917年北大中国文学门课程表以及1918年的《北京大学文科一览》,起码可以使我们明白:一、“文学史[注: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同属文艺学的范畴。-wenxueshi]”成了中文系的重头课;二、中文系学生不能绕开“欧洲文学”;三、“近世文学”开始受到重视;四、此前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与“小说”,如今也成了大学生的必修课。需要说明的是,“小说”课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教员,最初设计为系列演讲;直到1920年秋冬鲁迅接受北大的聘请,正式讲授“中国小说史”,中文系的课程才较为完整。

 

    鲁迅在北大讲小说史,这段历史广为人知。我曾引述当年在北大听课的常惠、许钦文、董秋芳、王鲁彦、魏建功、尚钺、冯至、孙席珍、王治秋等九位老学生的追忆,并得出如下结论:“单看这些追忆文字,你就能明白,擅长冷幽默的鲁迅先生,站在北大讲台上,讲述的是‘小说史’,可穿插‘小说作法’与‘文化批判’,还‘随时加入一些意味深长的幽默的讽刺话’,难怪教室里会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在这个意义上,说‘鲁迅先生讲话是有高度艺术的’,一点也不过分。”

 

    至于鲁迅在女高师的授课情况,除了许广平《鲁迅回忆录》(作家出版社,1961)的追忆,还可举出陆晶清[注: 陆晶清,(1907~1993)原名陆秀珍,笔名小鹿、娜君、梅影。云南昆明人。在小学读书时,经常阅读《新青年》 、《新潮》、《少年中国》等进步刊物。]的《鲁迅先生在女师大》。据这位1922年进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才女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